当前位置:格格党>>舌尖上的大宋> 第466章 牛羊肉泡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6章 牛羊肉泡馍(2 / 2)

杨怀仁望着深邃的空,在浩瀚里寻找自己。有些星星黯淡了下去,有些星星从黯淡里明亮了起来。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哪怕是我们存在的整个世界,在整个宇宙中都太过渺小了,渺小到像汪洋大海里的一粒砂,被一浪头起来,又下。

世界都如此,又何况一个人。

所以不要想太多,就静静的感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乐或悲伤,幸福或惆怅。

杨怀仁觉得自己就算穿越了,有了两次人生可以体会,也不过是苍茫天空中黯淡下去又从新亮起来的一颗星星,有一天还会黯淡下去,或者从新明亮起来。

既然如此,何必执着?不如做自己喜做的事,爱自己爱的人,率而活。

……

天朦朦亮的时候,杨怀仁发现自己原来昨睡在了城头上,边躺着他的弟兄们。

谁也想不到,呼噜的最响的,是天霸弟弟和小七。这一大一小,一唱一和,闷重和清脆的呼噜声此起彼伏。

杨怀仁揉了揉惺忪睡眼,不自觉地想笑。要不是昨天大家都累得睡得太,估计会被这俩家伙祸害得一无。

早饭很简单,干粮掰碎了用牛羊肉汤一泡,像极了著名的西安美食牛羊肉泡馍。

据说牛羊肉泡馍这样的美味,也是宋代产生的,而且和太祖赵匡胤有莫大的关系。

相传赵匡胤年少未得志之时,长安街头,乞讨了两块榔头一样硬的干馍,却苦于无法入口。

后来到街巷的一家卖羊汤的小摊贩,乞求一碗羊汤。心善的小贩见他可怜,便让他把干馍掰碎了放在碗里,浇了一勺滚烫的羊汤。

赵匡胤接过来吞虎咽,一下子寒全消,饿之下觉得这就是天下最美的美味。

到后来他做了皇帝,巡视长安之时,想起少年时的往事,寻找到那位曾经给了他一勺羊汤的小贩,重重奖赏了他的同时,又一次吃到了让他念念不忘的羊汤泡干馍。

后来因为大家觉得皇帝都爱吃的东西,肯定是好吃的,所以逐渐把这种吃法发扬光大。

这种说法很有戏剧,当然至于真实,还有待考证。不管是正史也好,戏说也罢,牛羊肉泡馍这种食物,倒是的确从北宋开始行的。

实际上,羊羹自古有之,基本和中人食用羊肉的历史一样早。

而泡馍这种吃法,有史料记载的是在唐末,“安史之乱”之时,唐德宗借大食军队收复两京,平乱之后,大食军暂驻长安。

大食士兵行军仗随携带的军粮,是一种叫做“托儿木”的面食,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馕”的食物。

托儿木便于保存,不过放久了的托儿木会得很干很硬,无法直接食用。于是大食士兵便把托儿木掰成小块,用滚热的羊肉汤浸泡之后食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