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标铜> 第二十章 南岛熏熏暖风吹(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南岛熏熏暖风吹(四)(2 / 3)

唯一麻烦点的是他们的资金还需要自己筹措至少一半,为了募股这就需要他们在万丹或是旧港至少都得再去一次。

不过光是贩奴而言这一船跑上一趟就是近六百贯的收益,以宋人这种制作精美的货币的市场比价来算也是近两百英镑或是2300个荷兰盾,要知道东印度联合公司成立时的十四家股东总股本也才650万盾,而早荷兰一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股本不过此数的十分之一。也即是说捕奴船跑上几年的收益便极为可观了,更何况只要生意足够好,捕奴船就必然会不断的增加,利润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爪哇东部的岛屿到马辰几日便可来回,这样的短途航程奴隶几乎不会因为疫病而死亡,更何况这笔账还不能只如此算,只要有一两趟成功的交易证明贩奴的确有利可图,这些人便完全可以在东爪哇的交通便利之所设置一处捕奴站,如果觉得亲自深入各岛麻烦,大可以花不多的报酬让蛮族的酋长代劳,反正土邦之间的战争本就会产生不少俘虏,与其让这些战俘变成祭品或是酋长们腹中的大餐,倒不如换成现钱。

这样一来,在马辰将奴隶换成各种优质的宋货,再走一趟万丹或是旧港去赚取一次利润,而下一次航行到那些爪哇外围的岛屿时相信就已经有充足的‘货源’准备妥当了,如此周而复始的往返,一个小小的三角贸易链条便应运而生了,一圈下来便是一两千贯的利润,而如果是在潮流合适的时节,这样的一趟也只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已。

当然,这一切都是夸克等人宣誓对大宋政权的效忠作为前提。

‘秦广克’

‘贾顺恩’

‘林嘉赓’

这是夸克、舒腾和雅可三人的归化名,和江海巡检的散官职位一起都已经印在了私掠证上作为了真心投顺的明证,即便他们三人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两日之后,将三位‘巡检’送上了西下的船只,文莱的日子依然如往常一般在日渐日新的变化着。

山中的土著依然将他们的稻米送到港口换取必须的盐、糖和鱼类,而在过去的古打毛律现在的神山乡周围,归化的乡民们更愿意将支那峇鲁出产的山铜运到港口,首长们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换取这些金属。出于对巴瑶部的照顾以及有限的产量,元老院并没有将山中铜矿的大规模开采提上日程,权当作巴瑶部最早从龙的福利。

得益于使用畜力驱动的机械制冰技术,鱼类和肉类的保鲜得以解决,已经首长们带来的更加丰富的烹调方法的推广,不再担心肉类的变质和口味后,平民阶层也开始更多的消费肉类,而这一需求又反过来促进了官营农场规模的扩大。

本地土著酿造的椰子酒、棕叶酒和吉浪酒在宋人的郎母酒出现后迅速在市场上消失了,装在玻璃瓶子里纯净甘甜的饮品不仅有着更加顺滑的口感,还有着更高的酒精浓度。自此之后,即便是山区土著们自酿的土酒也要加上一勺来自思礼的白糖才能下咽了。

当便宜的瓷器和玻璃器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后,又是一股享乐的风气迅速席卷了文莱,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摆在餐榻上的香蕉叶和棕榈叶便换成了更加精美的食器,至少在文莱周边的一小片地区,元老院相信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步显现出魔力。

剩下勉强没有被驱逐的来自奥斯曼和阿拉伯的商人们对此敢怒而不敢言,即便有本地的教民当着他们的面在市场里一边饮酒一边吃着狗肉,但为了他们的生意和人生安全他们也不得不隐忍,经过了这些日子他们开始明白元老院的眼线随时都会注意到他们的一言一行,而这样的形势也终于让这块经历外来宗教洗礼了二百余年的土地上的人们开始在世俗政权的引领下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势头并未影响到大宋的最高机构,今日的纳闽岛上,凤阁中的各位学究们早早便打开了大门迎接元老院代表的成果验收,一切都是在按部就班中完成。

穿越之前便开始着手准备的意识形态相关的各种书籍,最后完成的便是各种宗教经典的重新编译和注疏,因为南洋的风俗调研又多花了些时日总算卡着时间给赶了出来。

“《柯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