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澳洲人给他的货单中还有水银一项,需求量看起来颇大。
过去马尼拉就在不断向美洲供应水银,虽然西班牙人的秘鲁总督区自己就有不少出产,但托马斯知道伊比利亚的征服者在当地一直使用混汞法炼金,对于水银的需求极大,以至于在从中国获得大量进口后还不忘在巴拉望自行开采,难道澳洲人也要炼金不成?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澳洲人的态度,眼下看来他们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但思考问题的方式却还是商人式的,让托马斯尚能接受。
实话说他对中国人并不报以太多好感,那些港中的中国商贩用着最为低廉的价格为港口提供各种服务,连西班牙人自己也承认中国人的商业行为不可或缺,但对这种经济领域毫无节制的扩张他与西班牙人有着同样的焦虑与警惕,论做生意他们实在不是中国人的对手,而在他的概念之中,中国人显然包含了刚刚出现的澳洲人,那位刘首长可以算作其中代表。
即便今日伏波军占领了甲米地,他也只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加以小心迎合。在他看来那些狂热的多明我会修士虽然做事张扬,但毕竟与自己同文同种,只要自己信奉的不是胡格诺(注:法国新教教派)的上帝,便不会担心被人吊死。
但今日与刘元老接触后,发觉澳洲人并非如澳门教会的传闻中那般虔诚,甚至对于天主的信仰颇不以为然,虽然内心深处他对信仰也抱着同样不可言说的想法,但澳洲人给他的感觉却分明像是非我族类,让他心中多少有些不适。
心头这样想着,他忽然发觉,对于这次澳洲人偷偷登陆的目的他似乎是想到了一层,恐怕还是冲着驻守在马尼拉的西班牙军队而去。
对于澳洲人的军力,尤其是他们的火器威力西班牙人中早有传闻,来往此地的商旅也都有所作证,这一点只看出现在甲米地的澳洲商货品质也能对他们器物精良的说法多信上几分。
之前听说巴拉望岛的一处港口被澳洲人所占已是让马尼拉当局颇为忌惮了,故而若是一开始便知道是澳洲人来袭,恐怕总督阁下未必会轻易将军队派出王城作战,毕竟没了坚固的城墙保护,即便是涧内那些中国小贩也能对城外的西班牙人轻易造成杀伤的。
莫非一开始澳洲人就是打着这样的主意?若是如此这澳洲人的心机深沉可真是让人感到可怕了,更可怕的则是他们的步步筹划,虽然只是自己的猜测,但托马斯对自己的判断从来都有不少自信,这也符合利益上的逻辑,但这样一来北面来的援军岂不是凶多吉少?他可不觉得只是面对荷英两国的舰队就能让阿隆索吓得让军队在马尼拉城中当起缩头乌龟,无论是自己的声誉还是贸易的利益都不允许他如此去做。
他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要去再想此事,眼下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也许事情并不如自己所想那般呢?
【参考文献】
1、《southeastasiaintheageofmerce1450-1680》anthonyreid
2、《海语》黄衷
3、《南洋年鉴》
4、《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中国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李金明
5、《17世纪上半叶的澳门——马尼拉贸易》赵文红、吴应权
6、《珠城周咨录》严从简
7、《theriseofayudhya》charnvitkasets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