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宏致也报名了。
他们家的政治审查查不出什么,只要他的体检过关,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只要一切顺利的话,四月底或是五月初就能正式入伍了。
他们这边的政审时间比较长,入伍时间比其他地方要晚几个月,此外,入伍的人数也被严格限定着。
沿海的居民,因自古以来就有海外这一关系,以及重视宗族的关系,某些方面总是被卡得特别严。
3月12日,第一批知青已经到了,需要个大队去接人。
因为下了太多天的雨,即使现在天晴了,去公社的那条路依然满是泥泞,压根就没法开车,因为车轮容易打滑,也容易熄火,所以只能走路去。
也亏得各大队不用到火车站接人,否则光是想想就让人头大。
权市的知青办会把人给送到各城镇,然后由县城安排送往各个公社。
这些知青的来处不一,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语言不同,还带着稚气的脸上满是憧憬。
因为闵省山多,火车轨道大多在山中绕行穿梭,需要的时间不短。
等这些知青们到达火车站,一个个面如土色,再坐着卡车晃荡到城镇,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他们这样还要怎么在农村做出一番事业,开拓一番天地?
分到晋安县的知青有一百余个,再平均分到几个公社,一个公社也就十个出头。
这样算下来,每个大队还不一定能分到。
这些知青会被分去哪个地方,有关系的人,早早就找好了去处,肯定是离县城近,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大队了。
而没关系的知青,就只能随组织安排了,除非犯了大错误,否则基本不会再有改变的余地了。
因为交通不变,路途遥远,被送来淘溪公社的这批知青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这一批人里没有分到高山大队的。
而在山上的几个大队消息闭塞,自然没法提前知道消息。
乔父他们白白跑了一趟。
又过了十天,第二批第三批的知青就到了,这回人数迅速地增多起来,是第一批的数倍。
无论是县城还是公社,那压力都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