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邓先昌往家里送了好多已经冻得扎扎实实的大鱼,据说是从东北那边运来的。
那么多的鱼,乔佳月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山大队的鱼干,只是两边完全没法对比,个头大小和品种完全不一样。
不过这么大的鱼,乔佳月倒是想到了些别的吃法。
现在稍微有点条件了,她做饭就跟制药一样,讲究搭配,十分认真。
乔佳月让符韵搬了两条大鱼解冻,把鱼肉剔下来,剁成蓉,她指挥、调味,符韵动手,先后做成了鱼丸、鱼饼、鱼面等物。
穆书宛没想到乔佳月弄得这么精细,毕竟往常这些鱼他们不是送人就是炖汤的,这样繁琐的做法除了酒楼的大厨,普通人家还真很少折腾。
她把今年要寄给乔父乔母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然后喊来乔佳月:“佳月,这些东西你看看还要添什么不?”
“如果差不多我们就打包封箱,寄出去了,我怕再晚,你阿娘就收不到了。”
乔佳月一一看过去,熏鸡、熏肉、风干鸭、干果、药材等,每样分量都不小,除此之外,还有京市的特产等等,足足装了四大箱。
“妈,这些够了。”乔佳月笑着说,东西越丰盛,说明邓家越重视。
穆书宛点头,和符韵开始封箱,等邓先昌回来,再送去火车站那边托运,这可比邮局的速度要快一些,虽然要自己去火车站搬有些麻烦。
京市这边刚把东西寄走,乔母那边也在指挥着乔宏致帮忙打包东西。
乔母今年准备的东西就主要是海鲜干货,什么海蛎干、鱿鱼干、虾米等等,然后就是从别的大队买来的红糖砖、高山大队的干香菇、地瓜粉丝等等。
除了这些,还附带有乔宏致带回来的外国货。
这次乔母要准备两份,除了邓家,还有严家的,两边可不能厚此薄彼。
腊月乔父非常忙,之前的那一批日历意外的很好卖,厂里不得不加大印刷量。
此外,肥皂、牙膏的销售都非常喜人,销量同比去年要翻了一番。即便是在增长率最低的卫生巾的销量也在缓慢增长中。
此外,还有少量的卫生纸,柔软细腻,产量并不高,目前只作为特供品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