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如果今年年底的收入好,我们就跟公社申请拉电线。”他想,从总收入中拿一部分钱来,大家的接受度应该会更高才对。
“我觉得棉花的功劳已经足够跟公社提拉电线的事了。”乔父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扫了其他人一眼。
“通了电,以后听收音机都方便了,也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池,这电池可比电还不经用。”
“以后开大会或是办什么节目,也可以在晚上举行。而且这电线拉了,也不是只用一时半会,没意外的话,能用个几十年的。”
“到那会儿,社员们家里说不定都有收音机,甚至连电视都买上了。”
通电后的好处确实有许多的,在乔父的形容下,大家忍不住会心一笑。
乔正火琢磨了下,“那这电线全大队都要拉吗?”如果是这样,那得花多少钱啊?
“暂时先拉大队的,社员们的先不急。”陈东方看了乔正火一眼,他想给自己家里拉一条?
“这个事儿还是让社员们决定吧。”乔宜兵淡淡地说道。
为了通电一事,大队还真的就召开了大队会议。
知青们不用说,肯定是希望通电的。社员们的意见就不好说,赞成和反对的都有。
不过最后拿主意的,还是大队部,权衡利弊后,自然是要做最好的选择。
公社那边很看重棉花,他们刚开完拉电线的会,那边公社领导就要来实地考察。
这时间掐得正好,恰好是第二次收棉花的时候。
公社领导在棉花地里走了一圈,发现里头还间种着地瓜,就有些不解。
乔父忙解释原因,因为只是尝试,刚开始种的是豆子,豆子收成后才扦插的地瓜。
若是公社种棉花,则可以不用考虑间种的方式。
刘大民转了一圈,又找乔父问了不少的种植要点,乔父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
而这时候,乔佳月和乔宏远正在家里忙着呢,他们打算把棉花种植手册给抄一份。
送了手册后再提拉电线的事,应该会容易许多吧!
兄妹俩抄得急,这字迹就潦草了一些,甚至还有错别字或修改的痕迹,然而就是这样,反而更让人相信这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