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战场合同工> 第三千四百九十五章 替罪羔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千四百九十五章 替罪羔羊(4 / 5)

“那会很难,这里的火车不定时的,我在马里工作这么多年,也很少看见这里的火车。”李说这话时充满了诙谐和无赖。

第一次到巴马科火车站,我没能看见国际列车和拥挤的人流。马里的铁路变成了我马里之行的兴趣所在。

回到驻地,我开始在Internet上查找这条我关注的

“国际铁路”。从有限的资料中得知:这原本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为了更方便地运出非洲腹地丰富的矿产和资源,法国殖民者计划从沿海港口达喀尔向内地的尼亚美修建一条在当年非洲长度首屈一指(5000多公里)的铁路。

可惜刚修到巴马科以东不到50公里的库里科洛,殖民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计划中的终点尼亚美成了另一个独立国家尼日尔的首都,第二年,马里本身又分裂成两国,铁路的起点达喀尔(就是那个汽车拉力赛的地方),以及马里全部的海岸线,都随着塞内加尔的独立建国,永远成为外国的财产。

第三天,我们驱车前往公司正在施工的库里科洛-巴郎巴(Koulikoro-Baramba)公路慰问。

一路上,我一边欣赏尼日尔河的开阔和马里的民居,一边搜寻国际铁路上奔跑的火车,从地图山可以看出从巴马科到库里科洛60多公里的公路基本上是沿尼日尔河以及马里的国际铁路。

遗憾的是在我们往返于工地途中,我一直没有看见国际列车的身影。公司要派人到Kita去参加业主组织的标前现场查勘,我主动要求前往,一则可以了解马里投标查勘的一些情况,二则可以看看沿途的国际铁路的运行情况,我知道这一段恰好也是马里国际铁路的一段。

我们早上4点多就驱车前往Kita,因为从巴马科到Kita有将近150公里的距离,大部分的道路为土路,而业主组织查勘现场的时间为早上7点30分。

汽车穿过巴马科市区后,很快就进入了土路地段,天开始下起小雨,很难再看见有灯光。

一路上,偶尔看见早起忙碌的黑人和抛锚的bus,但还是没有我所期待的呼啸而过的火车,借着越野车车灯,看见窄轨国际铁路静静地躺在空旷的原野上。

返回巴马科的途中,在一个没有记下地名的地方,看见了火车头和一节车厢停在铁路上。

好像是内燃机车,很小很旧,和我在家乡所见的从益阳-灰山港运煤炭的地方铁路差不多。

“余总,这里的火车很有趣,听说不定时,你在马里坐过火车没有?”我问公司派驻马里十多年的副总。

“坐过,这里的火车确实不定时,司机想停就停,司机想喝水了或吃东西了,就找个地方停下来”余总用带着岳阳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

“那就有味哒”我听后越发有兴趣了。

“火车速度很慢,遇到爬坡,车头动力不足,车上的乘客就下来推火车。”余总笑着说。

“由于铁轨的平整度不好,马里的火车上下特别颠”这是余总关于马里坐火车的体会。

这几日,没有找到时间去看巴马科国际铁路的火车站。听说,国际铁路的业主马里铁路局去年亏损30亿西非法郎,承担的货物运输还不到总运输量的10%。

为此政府已经将其经营权发包给了一家加拿大公司,铁路职工也由原来的1800人裁员到1200人。

离开巴马科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在去一家LeBabonus西餐厅就餐的途中,发现平时空荡荡的巴马科火车站停着一列十几节车厢的火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