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别人是怎么告状,康熙是怎么想的了。
而康熙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如实相告,他不由得郁闷了。
本来他有这个想法,倒也不全是因为弘历。
他是觉得,两个嫡子也好,嫡子和庶子也好,肯定有优秀和更优秀的。
没有人愿意屈居人下,只要有人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们府里就会内斗了。
满人入关几十年来,子嗣方面繁衍得太快了。
特别是一些王公贵族,子孙一多,所需的爵位就多了。
爵位一多,府邸,银子,米粮就得跟上去。
户部也好,内务府也好,内库也好,哪有这么多的银子的。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平衡还是最为重要的。
可是,倘若这些王府陷入内斗,那么,只要一出格,圣旨一下,到时候要么是一摞到底,要么就是杀几个,总是能找到机会的。
所以,康熙才会下这道圣旨,让各府再挑一人进来。
一方面是彰显了圣德,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各府陷入内斗。
至于儿子的家里,康熙则是觉得,这样也顺便能看出儿子对家里后院的掌控,儿媳贤惠与否了。
当然了,想入各府内斗的那种事儿,就康熙心里自己想想的,他是绝对不会承认。
他可是一个圣明的君主来着!!
所以,他是觉得弘历真是个不错的孩子,为了弘历才广开恩德的。
要不然,一个庶孙怎么进宫读书呢?
康熙有这个意图了,有人向梁九功打听的时候,梁九功自然是流露出这么一个意思来了。
然后有些人一想,对啊,看看,圣上不是老赏赐四爷家弘历大元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