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至的修为高,但不能无中生有,凭空变出粮食来。他现在只能找甄家借粮。若是甄家不愿意借,那么陈彦至会去找官府,希望可以弄到粮食,救下那些百姓。
陈彦至用真诚地目光看着张氏。
陈彦至不是什么有名望的人物,在朝廷和大士族的眼中,可以说是一文不值。他只是华佗的弟子,一个卑贱的医者,下九流的存在,哪里有什么地位和名望。
可是他的话,让张氏信服。
张氏相信,如果真的让陈彦至欠了甄家的人情,那么甄家是占了大便宜。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张氏心中也说不清楚,她依靠的是直觉。
可是,借粮,是大事。涉及到了黄巾军余孽,张氏不敢轻易答应。
张氏犹豫一下,说道:“陈公子,事关重大,容妾身考虑一晚。明天再答复你。如何?”
陈彦至轻轻地握了握拳,平静地说道:“好。我等夫人的答复。”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越是事关重大,越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就越不能急。尽管救人如救火,真的很急。
其实,以陈彦至的心境修为,只要一个念头,就可以催眠张氏和甄家的其他人,让他们乖乖拿出粮食来。
可是陈彦至不能那样做,那是邪道的做派,不符合圣贤之道。
圣贤,心怀天下,最讲规矩。
如果依靠心灵神通来催眠控制他人,和邪魔有什么分别?
张氏正打算让丫环带陈彦至去客房休息。
长子甄尧和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他们二人刚从无极县衙回来。
刚一进屋,甄尧和中年人就觉得心神安定,浑身清凉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