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多时,贝肯鲍尔上校接到报告,陆续有一营和二营一连的伞兵开始撤入斯卢茨克。
这些成功逃脱的伞兵们带回了索利戈尔斯克之战的一些细节。
几乎所有的伞兵描述这次战斗的时候,都提到苏军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种会发出鬼怪般的呼啸声,铺天盖地而来的火箭弹。
一营之所以失去联系,就是因为一营的营部所在的房屋不幸处于喀秋莎火箭弹的落点上,在喀秋莎火箭弹的第一轮齐射中被摧毁。
凌晨四点,天空刚刚摆脱夜幕的纠缠,苏军对斯卢茨克的总攻便打响了。
贝肯鲍尔上校亲自体验了一次喀秋莎火箭弹齐射时的威力。
在那种如同地狱里万鬼嚎哭的呼啸声中,地下室通气窗的玻璃先是微微抖动,随后便是地动山摇。
不知道有多少发喀秋莎在短时间内接连爆炸发引起的震荡,让整座斯卢茨克城都感受到地震般的恐怖。
铺天盖地的火箭弹中,还夹杂着122和152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很快,120毫米迫击炮弹也加入进来。
随着城市外围各部队上报的情报,贝肯鲍尔上校发现,苏军对斯卢茨克城的攻击方式是他猜想中的最糟糕的一种。
斯卢茨克城距离索利戈尔斯克只有大约二十公里,苏军连夜赶到斯卢茨克城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而是派出部分部队绕过城市。
战斗打响之后,斯卢茨克城的四面同时遭到进攻。
很明显,苏军是想在这里打一场围歼战。
交战后不久,苏军付出一定伤亡后,突破城市的外围雷区进入斯卢茨克,巷战随即爆发,城外的苏军炮兵火力顾忌城内的步兵,不敢再肆无忌惮的开火。
没想到巷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城外苏军的炮兵突然开火,而且还丧心病狂地使用喀秋莎火箭弹,这是要不顾伤亡,要连城内的苏军步兵一同毁灭的做法。
随着火箭弹的落地,贝肯鲍尔耳中的枪炮声消失,全部被火箭弹的爆炸声所取代。
感受着地面传来的抖动,贝肯鲍尔上校拍打着从天花板上落到身上的灰尘,揶揄道:“这种不顾友军的打法,还真是符合斯拉夫人一贯的作风,粗鲁,野蛮。”
揶揄完外面的苏军,贝肯鲍尔上校对身边的副官说道:“去,给我准备一顶钢盔,和一支突击步枪,俄国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没有人劝说贝肯鲍尔上校离开,副官和参谋们只是默默地拿起放在一边弹药箱上的钢盔扣在头上,拿起挂在墙壁上的武器背到身上。
贝肯鲍尔和身边的部下武装自己时,斯卢茨克城内,距离贝肯鲍尔所在的地下室只有两条街的公路上,两辆kv-2重型坦克打头阵,引导着上百名步兵沿着街道缓缓推进。
远处的街道十足路口出,两门pak38反坦克炮隐藏在沙袋后面,疯狂地向正面冲来的kv-2坦克开火。
pak40反坦克炮虽然火力强大,可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不方便空运,伞兵们使用的仍旧是体积小,轻便的pak3850毫米反坦克炮.
面对拥有重甲的kv-2重型坦克,pak38反坦克炮火力弱的缺点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