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威尔四人的反应很是古怪,没有陈道想象中的欣喜与激动。有的只是沉默与为难的表情。
察觉到四人暧昧的态度,戈林问道:“怎么。你们不愿意?”
艾伦为难地说道:“很抱歉,元帅先生,我们不得不辜负您的好意。”
“为什么?”陈道不解地问道。
“因为桑历有恐高症。”利威尔说道。
陈道:“......”
戈林:“......”
“真的很抱歉。”桑历红着脸说道。
戈林摆手说道:“没关系,是我考虑的不周到。”
“有恐高症的话。空军是不行了。海军作战部队不适合她,而且雷德尔元帅那么古板,他是不会同意让女兵进入海军作战部队的,同样道理,陆军司令部肯定也不会同意,我们只能考虑武装党卫军。”
戈林说道:“也只能是武装党卫军,让阿克曼小姐和他的哥哥一起去希特勒青年师报道吧。作为你的朋友,而且还是自美国不远万里来到德国的志愿者,我们不能被陈腐的思想绑住手脚。必须要特事特办。”
“好吧,就这样,让他们都去希特勒青年师。希姆莱那里我会想办法说服他,元首要是问起来,你就说,这是我为了让德国引领世界思想潮流做的一次实验,希特勒青年师将会因为这次实验而成为世界军事史上一支里程碑式的部队,请元首不要因为个人的保守观念阻挠这次实验。”
戈林挠头说道:“元首那里有些麻烦。他肯定不会同意的。“
“没关系,如果你说服不不了他。让我来。”陈道说道。
阿明忍不住问道:“海因茨,你说让桑历加入军队,是为了让德国引领世界思想潮流的一次实验。能不能告诉我,你想引领的是什么潮流?难道是允许女兵加入战斗部队?”
陈道搓搓双手,斟酌了一下语言,随后说道:“不,让女兵加入战斗部队只是表象,真正的潮流是让女人的能力得到解放,最终实现男女平等。”
戈林捂着凸起的肥肚腩,挺身坐直,好奇地说道:“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现代社会的战争,早已进入总体战的时代,战争不仅仅是军队的事,而是与国家中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无论男女。经过调查,我知道,在英国本土,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英国政府早已经进行总动员,动员大批女性走进工厂工作。
在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我不仅看到美国的每一个征兵站前排气长队,美国的男人踊跃参军。我还看到美国的女人们争相进入兵工厂,生产飞机、大炮、坦克和各种弹药,真正实现了男人打仗在前线,女人生产在后方的总体战状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作会带给女人收入。而有了经济基础作保证,女人在社会上的话语权会跟着提升,她们也会追寻属于她们的权利。
我敢断言,战争结束之后,世界范围内必将掀起一次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女人们会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这是世界大势,没有人可以阻挡。
作为欧洲的中心,轴心国集团的领袖,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既然阻挡不了这股潮流,就要挺身而出,引领这种潮流。
阿克曼小姐的参军,只是我做的一个实验,也是我选择的一个打破德国国内某些陈腐思想的突破口,所以,我万分期待阿克曼小姐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军人,在更远的将来,能够成长为德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