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开罗附近战斗?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局势。我们应该率领部队撤到苏伊士运河东岸去,或是撤到更远的索马里去,等聚集足够的军队之后再进行反扑。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里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包围我们?”
威尔逊中将瞥了一眼气愤的哈萨纳因。嘴角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
还能是什么原因?还不是伦敦的那位首相大人想要在开罗打一场政治仗,将来在接受议员们的质询时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英*队是经过惨烈的战斗才丢失埃及首都,而不是不战而退,一枪没开就灰溜溜的逃走。
为了他个人能够保住屁股下的那个位置,不知道会有多少英国青年会横尸在开罗的街头,说不定就连自己都要埋骨异乡。
可惜这个原因不能说出口,自己应该找一个更合适的理由来回答哈萨纳因的质问,威尔逊中将苦苦思索起来。
察觉到威尔逊中将嘴角莫名的微笑,哈萨纳因心头的焦躁瞬间升腾为一股怒火。
“威尔逊将军。我代表埃及政府,也代表我个人向你提出一个建议。请你再给邱吉尔先生发一封电报,说明我们现在的险恶处境。而且还要强调在开罗的近郊有金字塔、有狮身人面像。在市区内有开罗博物馆的近三十万件文物需要保护,一旦这些文物在战争中发生损毁,我们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更重要的是,市区里还有近四十万的市民没有撤离。埃及的建筑风格你是非常了解的,这里没有足够的防空洞和地下室,战斗打响之后,不知道会有多少平民死于战火,请首相大人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不是从军事的角度,而是从保护文物古迹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去考虑,请你一定要接受我这个建议。”
威尔逊中将眼睛一亮,心头的焦躁瞬间少了一半。
自己怎么没有想到那些文物和市内的平民?怎么没有试着从保护文物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去说服首相?
幸好有哈萨纳因提醒,否则自己真的要错过一个完美的借口。
想到这里,威尔逊中将强打起精神对哈萨纳因说道:“哈萨纳因将军,你的这个建议非常重要。埃及是一个文明古国,大英帝国是一个绅士的国度,我们不是野蛮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我们必须要从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进行的这场战争,竭力避免文物和平民在战争中的损失。
我马上就给首相发电报。只是......我的文采不够好,恐怕不能打动首相先生,你是不是可以代笔?
电报要尽量写得煽情一些。首相先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非常的感性。只要我们能够引发他对平民们的怜悯,他一定会同意我们撤军的。”
哈萨纳因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大喜说道:“我来写,我一定能够打动邱吉尔先生,我对自己的文笔有自信。”
十月十二日凌晨一点,唐宁街十号。
大英帝国战时首相丘吉尔坐在他乌烟瘴气的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口衔哈瓦那雪茄。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默默点评手中的电报。
文采飞扬,不像是战报,倒像是一篇感人肺腑的长诗。
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和平民的安全,请求撤离开罗?
这个理由真是够天真,你们都能够想到的事,我会想不到?
要是埃及的平民不被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炸弹干掉一批,埃及人和埃及政府怎么可能会积累出足够的仇恨?怎么能够坚定地站在大英帝国一方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战斗到底?
那些文物就算被毁,凶手也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等战争结束之后,让德国和意大利多赔一些战争赔款就是,算不得什么大事。
冷笑着将手中的电报揉成一团扔进垃圾筐。丘吉尔从办公桌上拿起纸笔,花了十分钟洋洋洒洒地写了份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