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竹恍惚了片刻,这才回去,端了一套四个酒杯过来。
谁知刚回来,就看见丛是行已经解开了酒坛的泥封,将半坛酒倒在了墓碑之上,父亲的一侧。
醇美的香气扑鼻,温和中,还带了凛冽之意。
这味道,苏玉竹似曾相识。
前世回京之后,隔了快两年的时间,她才在一次中秋的时候,看到丛是行。
他将半坛酒给了她。
“杏林春,本说要请师父喝的。”那时候,正要往岭南去的丛是行早就不是那个据海关上稚嫩的少年了,留了胡须,稳重了许多,但眼神里却依旧闪着飞扬的神采。
那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消息再传来的时候,丛是行就在岭南遇见了意外,落山而死。
苏玉竹敛起再次陷入前世那些事情的悲伤,告诫自己眼前的是活生生的人。
她是来阻止很多悲剧发生的,不是来叹惋别人命运如何的。
是以,苏玉竹展颜笑道:“那四公子让我去拿杯子做什么?”
丛是行依旧抱着坛子,笑道:“军中之人,哪儿又用小杯子喝酒的道理?师娘却不善饮酒,所以这杯子是给你和师娘的。”
苏玉竹懒得和他争辩,将杯子放下,站在了离他有一尺远的后面。
丛是行斟满了两杯,一杯放在孟氏的名字之前,另一杯则回头递给了苏玉竹。
苏玉竹的确不擅酒,但双手接过了杯子,捧着,静静地站在那儿。
反而是丛是行,仰着头豪饮一口后,将酒坛放在身边:“果然是好酒。”他转过身,将酒坛子放在地上,支着身子,道:“大妹妹也尝尝,这是奠酒,吃些无妨,父皇也知道我要来此的。”
距离远着,举止也并不轻浮,可偏偏处处透着亲厚。
苏玉竹听说,这才抿了一口。
初入口时柔和温软,到喉咙的时候却如刀一般,似是自喉头直接划入胃中的匕首一般。
味道,似乎比前世还要醇浓。
“嗯,真是好酒。”她道。
丛是行一阵沉默之后突然道:“这酒很像师父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