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为有名的人,在这个时代,很少人的手下是没有人命的。
在这个时代,做人做事都比较粗暴。
范晶晶其实对于大唐的礼仪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即使要学,也找不到学习的对象。似乎礼仪这样的东西,也是各家的传家之宝。而且每个时代的礼仪,似乎随着时代的变化,还有权贵之间的关系,都会一直的改变。
范晶晶也只能够掌握一个原则,礼下于人。
只要不要太傲娇,不要等到别人的路,一般人们就不会找她麻烦的。
然而如果是一个优秀的人,怎么可能不挡道别人的路呢?
范晶晶不知道,其实她已经逐渐挡到一些人的路。只不过在这个时期被她挡到路的人,身份地位不是太高。还不到你生我死的地步。
李世民跟范晶晶示意他知道她到了,跟旁边的大臣却继续讲话,让范晶晶在旁边听着。
范晶晶能够听到他们说的话,大致在讨论旱灾的问题,通盘讨论旱灾该如何处理。
事实上这次的旱灾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
关中地区大旱,粮食大量减产,但是大堂此时却有许多军队在四面八方打仗,这时候对外的战争,其实并不是只有突厥,再往西边的方向,还是有羌人党人往东边高丽人朝鲜人也不是非常的安稳。
依照以往的惯例,整个汉民族底定下来,这附近的族群才会慢慢的安静下来,并且臣服一段时间。等汉民族弱弱下去的时候,他们又会起来蹦跶。
现在他们讨论的就是有关于羌人的问题。
“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对前线的将士打击非常的大。而且现阶段赢得生产的供应量也不太够,听说他们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岩盐,但是吃下去却发现盐有毒,会让吃下去的人毒发身亡。
盐分不足,将士们的身体也陆陆续续发生问题。”
范晶晶也觉得他们的讨论真是令他觉得别开生面,似乎大汉的方方面面,彼此都有牵连到。
但是范晶晶觉得总体的问题,似乎还是基础的物质生产不足的问题。把物质的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烦恼的方向应该比较不同。
他们谈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谈到面前大旱的问题。
范晶晶思考着是不是要对现在盐的取用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但是很显然的,她没有插话的机会。直到提到旱灾的问题,皇帝李世民才转头看向范晶晶问道:
“妳对此事的旱灾有什么见解?”
范晶晶觉得这个问题太空泛了,她不好回答。
根据她研读的史料,她读的史料,其实是跟农业相关的史料。否则高中毕业之后,她也没有什么机会接触跟历史相关的东西,对历史没有偏好的他也不会特地去查一些史料。
在封建朝代的所谓救济,基本上只是让人维持生命,而且还不是救济所有的人。
如果这个官员好,那么可以救济的人就多。如果当地没有好官员,当一人使一半都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