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充分的就说明,只有集合整个华国的电影人才,并且吸收了好莱坞的精髓,华国娱乐才能像是好莱坞一样,走向全世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殷俊连香江的电影资源都没有统合完毕,那就更别说来内地怎么的呼风唤雨了。
况且如今的时机也不合适,83年是一道关卡,6年之后那才真正是鬼门关,要熬过了那段时间,殷俊才敢说放心大胆的在内地扎根发展。
不过呢,少年并没有闲着,没有被动的等待着。
魏小范这个变数,就是殷俊最大的幸运。
能找这么一个自己信任的人,还能一个人担当得起责任,并且有着充足能力的,殷俊怎么会不高兴?
虽然以后系统化的管理,魏小范肯定是不行,要换甘帼亮来做,但作为麒麟集团在内地的一把手,魏小范的整个儿影响力和威望,却不是甘帼亮能比的。
因为魏小范已经在华国内地的最重要两个电影方面的学府——京影和华戏,开始担当起了授课老师的责任。
即便是现在他的授课并不多,但等到《包青天》一播出,他在华国的名气,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没有任何的电影明星能比!
这,就是和平年代娱乐明星的威力!
只要有了这个名气,魏小范身边的人就会围得多,人才自然也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你说比如是陈道民、陈宝帼、姜闻这样的大才,他们是愿意选择一个和自己有着学校渊源的人来合作,还是愿意和不认识的人合作呢?
内地的影视圈子,既然有“圈子”两个字,那么肯定也是有拉帮结派的。
魏小范不会是一个小派的人,但就整个内地娱乐圈来说,他的大咖地位,也就在这一刻定格了!
况且殷俊做的,并不仅仅是这一些。
魏小范手里,可是掌握着“艺术发展基金”这个大利器的。
每年数十万的巨资,都源源不断的投向了艺术娱乐圈各个领域的有才之士。
在80年代初的这个时候,一个月几十、一百这样的资助,足以是一笔能让自己和家人都过得很舒服的款子了,可以让他们能更加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爱的各种创作之中。
去年只是一个试点,殷俊不会觉得600万美金就足够了。
80年代的内地,正是在一段极具压抑的岁月过后,开始大爆发的年代。
此时就是最出人才的时候,用群星璀璨来形容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