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历史里,《胡越的故事》应该也就是这个时候写出来,然后许安华拿在手里,慢慢的开始找资金、拍摄,最后获得成功。
殷俊一边翻阅着剧本,眼睛看在剧本上,却没有多少焦点。
他在思索着,到底要不要让许安华拍摄这部戏。
《胡越的故事》是一部好电影,这一点,殷俊没办法否认。
但是,写这个剧本的张亭坚,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人。
前世他从开始的寻求社会矛盾的解决办法,到了走火入魔的责怪香江的没落是因为回归,拍出的戏和说的话,都是那么的伤害两地的感情,被内地打压了二十年之久,直到2013年之后,他服软了才开始慢慢的好转。
殷俊最痛恨这种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迁怒于他人的人了。
香江也就是这样的文化人在煽动,所以有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像是张亭坚,包括后面的那一群白痴影星,殷俊不能说要封杀他们,但绝对不怎么会理会,相同的机会,宁愿给别人,也不愿给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少年明知道在邱得根的荔园里面,那一位未来香江的第一天后正在舞台唱歌演出,却从来没想过要挖掘她一样。
说回张亭坚身上。
如果殷俊让许安华拍了《胡越的故事》,1982年的第一届香江金像奖,最佳编剧就是张亭坚的……嗯,这是上一世,现在金像奖还没有出来,即使是出来了,也不会那么的狭隘。
即使是殷俊写了其它的剧本,夺了香江第一届金像奖的最佳编剧,但《胡越的故事》肯定不可能就此泯然众人,张亭坚一定会凭借着这么优秀的剧本获得关注,从而和前世一样,获得电影公司的青睐,让他继续的编剧和拍电影。
想了想,殷俊还是断绝了封掉《胡越的故事》的念头。
一个国家,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发出。
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也不可能只有一种电影。
只有一种电影的电影市场,绝对不可能长久。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彩多姿,在于它展现的各种不同的风.情和思想。
如果所有的电影都按照殷俊的意思去做,那电影就失去了它最大的意义。
电影,不仅仅只是娱乐,它还承担着引导人们以思考探索的责任。
只要不是明目张胆的******,有着道德和普通民众能接受的底线,那么都可以允许它们存在。
至于能存在多久,能不能开创一个门类出来,那就是电影观众的事情了。
思绪一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