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终极标靶》又有些沉重,不适合现在的时代氛围。
《东方秃鹰》倒是非常的经典,甚至于殷俊还可以请程龙过来,让他们“七小福”团队一起演出,弥补前世只有程龙没参与的遗憾。
可是,现在无论是洪锦宝、程龙还是元飚,他们的功夫动作都没有成型,或者说远远没有达到巅峰,而幕后的团队,包括元逵、元徳、元斌他们,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武术指导体系,拍出来的效果不敢说比不上87年的原版,但肯定没办法达到殷俊的要求。
81年票房高达900多万的《败家仔》,洪锦宝只是一个第二主角,第一主角是他力捧的师弟元飚,现在叫洪锦宝去做绿叶,他肯定是不干的——我自己都没有稳定名气呢!
《人吓人》也不行,因为《人吓人》和《鬼打鬼》是戏出一脉的,殷俊才在那儿腹诽关衫消耗《表错七日情》太过分,几个月的时间不到就拍续集,自己要再给洪锦宝《人吓人》的剧本的话,难免也会让观众感到疲劳。
现在算下来,合适一点的就是《提防小手》和《猫头鹰与小飞象》了。
《提防小手》是洪锦宝82年的作品,票房1100多万;《猫头鹰与小飞象》是他84年的作品,票房2100多万。
其中《提防小手》还为洪锦宝夺得了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的荣誉。
《提防小手》和《猫头鹰与小飞象》都是讲述一对骗子的故事。
《提防小手》讲的是一对师兄弟的骗子,《猫头鹰与小飞象》讲述的是一对并不认识的骗子。
《提防小手》偏重于打斗惊险,着重于“力”,《猫头鹰与小飞象》则用一种更文艺的方式来演绎,着重于“智”。
从两部电影来看,殷俊跟喜欢的是《提防小手》。
因为《提防小手》的打斗非常的好看,洪锦宝和陈熏奇都是处于自己迈向巅峰的时期,虽然还有不少的生涩,但绝对是诚意之作,你现在回去看都不过时。
相比之下,《猫头鹰与小飞象》只是最后的洪锦宝救林子翔的时候,仓库打斗有点意思,包括了那群骑着自行车的少男少.女们的炫目出场,也很有意思,其余的还是以剧情为主。
《猫头鹰与小飞象》之所以票房更高,一半原因是当时这部电影是潘公子的德宝公司出的,着力推荐他狂追的马来西亚美女杨子琼,所以在邵氏院线和其它电影院上映的数目多,而且还有一阵大力宣传,再加上电影票平均价格从82年的12.3块左右,涨到了84年年底的16.8块左右,自然票房就高了许多。
本来殷俊倾向于《提防小手》的,因为洪锦宝就在面前,陈熏奇也和殷俊熟识。
但现在看到了麦迦,殷俊的心里就更倾向于《猫头鹰与小飞象》了。
比起搞笑的功底来说,麦迦肯定比原作的林子翔要厉害得多,林子翔之所以能出演《猫头鹰与小飞象》,原因在于当时他在歌坛的影响力,属于想要吸引他的歌迷来观影,才找他出演的。
思绪一晃而过。
看着洪锦宝期盼的眼神,殷俊道:“三毛哥,如果你让我说的话,现在你需要一个能突破你的戏路,让你能不局限于功夫明星的电影。”
“不用功夫?”洪锦宝一愣,“那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