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嘛,想要挣钱,哪里有不挨骂的?
当然,像是郑羽彤这样运气好的地产商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栽在了这个上面。
区别只是在于谁临近破产,谁还能支持一会儿罢了。
从香江房屋署拿到的数据,整个1982年,香江各类的房地产契约,登记总数是165000宗上下,总金额是1000亿左右。
比起八一年的数据,下降了13%和20%。
而且这些房地产的交易,通常都发生在前九个月,占据了总交易的95%,后面三个月的惨淡,由此一见。
前段时间,急着移.民的那群人,有些把房子卖掉了,那还是好事儿,那些犹豫价格的,舍不得卖出的,现在可真是要哭了。
留着房子在手上,卖也卖不出去,租又得便宜的租出去,憋屈得不得了。
小面积房子还好一些,那些没有钱的人,通常会选择便宜的小房子居住,所以空置率大概是5%。
但大面积的房子,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空置率超过了10%!
香江可不是没有人,就算移.民那么多了出去,但是总体的600多万人还是有的。
那些前两年游泳过来的、拿到了居民身份证的人,现在生活才稳定了一些,陆陆续续的开始接自己的老婆孩子们过来,所以香江的总人口并没有减少多少。
至少比起1978年的堪堪500万人,还是要多出30%以上的。
然而,中产阶级的流失,却并不是单纯的人口补充能够填补的。
一个社会需要最多的就是中产阶级,他们才是社会稳定的最大力量。
如今香江就忽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中空,中产阶级大量的移.民,造成了各个行业的损失,各个方面的不足。
经济的下滑,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算是一种阵痛,但却绝对不伤筋动骨。
因为历史就证明了,每当一个地方的空位子出来之后,只要一段时间过后,就会有新的人群去填补这个空位,永远不会让它空缺。
不仅仅香江是这样的,就连内地出现移.民潮的时候,也是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