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918章 初步达成共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8章 初步达成共识(3 / 4)

无论是殷俊或者是比尔盖茨,都没有提出对高盛的运作上市能力,还有包销能力有什么不信任。

这就是强大的高盛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有这么可靠。

他们虽然很坑人,但是对跟自己合作的人,还是很有诚意的,至少能帮你把事情做好。

希腊之所以那么的倒霉,整个国家都差点赔了进去,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让高盛去弄虚作假,一切都是他们自己要求的,难道还要怪高盛执行力太强?

微软、古歌和非死不可,这代表着三个时代的巨头公司,都是找高盛来做ipo上市包销商,你能说人家这三个公司的老板都是傻子?

如果真要那么说,只能证明你才是傻子!

当然了,高盛也不是那么的善良,他们总会抓住一切机会来让自己获利。

只要你足够聪明和谨慎,那么大家就是一个互相合作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夸张的阴谋存在。

像是古歌那样,直接把包销佣金降到了3%以下,那才是牛比的表现。

所谓的包销佣金,不是指金钱,实际上就是你总股本的多少。

3%就是你上市股份的3%,你要上市公开发行20%的股份出去融资,那么3%的股份就要送给高盛,作为他们这一路的运作费用。

前世微软的上市包销佣金,应该是达到了7%-8%左右,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因为微软那时候还不怎么强大,而古歌不得已而上市的时候,已经是唯一盈利的网站公司了。

美林这么强韧的公司,都在第一轮ipo上市的时候,因为佣金太低而退出了竞争,你可想而知古歌的强势。

但高盛还真没有亏。

有了这一次的合作,几年之后,古歌上市之后的第三次ipo,就又是高盛独自包销,赚了不少。

“我先来做一个未来估算……如果估值能达到30亿美金左右,那么我有把握让高盛把包销佣金降到5%。”科劳蒂这样盘算道,“而如果只对外募集10%的股份,发行1亿股,1000万股,每股30美金,倒是够市场上消化了。”

顿了顿,他又道,“第一次发行少一点没关系,如果有必要,第二次、第三次发行新股,再多一些也可以。”

不断的发行新股,美.国的公司和香江的公司都差不多有着这样的做法。

80年代李超人的长实集团便是这么做的。

因此这些公司通常都有七八亿股,或者是更多的十几亿股,就是历次增发新股扩充而来的。

要是微软第二次ipo,那么稀释掉的股份,就是所有股东的股份了,比尔盖茨的也会稀释。

但他并没有多在意,只要能让他掌控公司就好。

殷俊同样也没有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