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799章 一时瑜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99章 一时瑜亮(3 / 4)

只不过,殷俊的这么再接再厉,却和大卫里恩不自觉的打起了擂台。

大卫里恩当然不会怨恨殷俊,也不会想要中伤打压殷俊,以便自己能顺利得到奥斯卡最佳导演。

并不是说大卫里恩怕了殷俊的好莱坞第一大亨的身份,在大卫里恩的江湖地位来说,以他已经拍最后一部收山之作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是大卫里恩早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对于这种正当的竞争,不但没有不爽,还非常的欢迎。

面对着这个早已有着奥斯卡最佳导演级别能力的年轻天才,大卫里恩向来都是推崇有加。

赢了,肯定是欢喜。

失败了,当然也不会遗憾。

因为如果殷俊赢了,那肯定是实力足够。

其实殷俊前面的两部作品,无论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雨人》,在大卫里恩看来,都绝对是经典。

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那绝对是一百年之后再看起来,都会让人热泪盈眶的超级精品。

之所以没有把最佳导演奖给殷俊,恐怕最大的原因在于殷俊的年龄吧!

拍《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殷俊才20岁。

奥斯卡接近七八十年的历史上,哪有20岁就得到最佳导演的?连20岁的最佳男主角都没有!

可是殷俊并没有气馁,在《肖申克的救赎》后面,又拍了《雨人》这样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接下来又有了这部《钢琴家》。

大卫里恩专门看过了小说,然后再去看了11月初上映的《钢琴家》。

一看之下,大卫里恩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它表现出来的,不但是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苦难生活的控诉,对于生与死之间的挣扎,还有更多更多,需要人们细细的品味,才能想得到的东西。

大卫里恩很难想象,这个今年才22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有如此老辣的拍摄和表现手法。

不但没有一丝的浮躁,还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让人在不断的绝望和痛苦中,却又能看到那一丝希望。

这样的电影,才真正称得上是伟大。

先前大卫里恩就知道,殷俊拍摄电影是不在乎预算,只在乎成果的。

比如《印度之旅》就是这样的,预算高达2000万美金,然后又追加了2000万美金,接着广告宣传又是2000万美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