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来的这群建筑工程精英经理们,本来也没想过这么大动静,可一看内地的工程队的价格、雇佣工人的价格、各种材料的价格,感觉都是白菜价,比半卖半送还要便宜!
所以他们弄的规模就大了一些,也浩大了一些。
但是也有一点,香江人雇佣这些华建、华铁的工程队,是要让他们统一听从号令的,最多也就是工程队的队长在,那些上面的官.员,全都不能指手画脚。
本来华建和华铁的人还有点不怎么乐意,觉得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比香江人强多了。
可香江这群建筑精英们也不简单,他们许多都是国外大学毕业的专业人士,在香江建筑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自然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双方的这么一些小摩擦,最后也并没有引发什么冲突。
中枢这边和总负责的郑羽彤协调了一下,让华铁和华建的头头们不进入施工的具体流程,但一群地质大学和建筑老专家们,却以顾问的形式加入进去。
只不过他们只是拥有建议权,而不是决定权。
要是实在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么就交由更上面的人决定。
反正最后的工程质量验收是内地这边,他们也不怕香江人胡来——如果耽搁了亚.运会的举办,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背后的那十几个老板,绝对会发飙!
香江那边是早就有了准备,不然就不会大大小小的来了百多个经理了。
在他们分批分类的掌管之下,这些工程队进来的第一天开始,便进入了紧张的忙碌工作。
上万人的规模,每天工作超过了10个小时,自然就带来了大量的消耗。
他们不但是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公司和蔬菜公司的菜肉果蔬,许多农民们用板车拖来的各种农产品,也是来多少买多少,绝对不让你落空。
毫不夸张的说,方圆百里的农民们,都因为这个工程,而增加了自己的劳作积极性,而且是赚得比挑担子卖要多多了。
也不是只有农民们受益。
因为华建和华铁这样的大单位,他们都有自己的任务,比如各种基础建设的任务,所以他们的人手通常都是有地方去的。
如今他们紧急调集了数十个工程队过来,可也只是核心的人员,那些干杂活儿的人员,却是不够。
然后没有办法,只能是向社会上招募临时工,让他们来帮忙打下手,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华京有数百万的人口,这几年回到城市里面的知.青也有十几万,比沪海少不到哪里去。
正好有了这么一个工作的机会,政.府方面就组织了这群经过了锻炼,却暂时没有工作的人过来。
一方面是让他们能工作起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也是减轻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