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镜头更适合这个场面,哪个版本的拍摄更适合这个光线度……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有很大的讲究。
所以通常剪辑是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还是初剪。
要是经过复剪、精剪和终剪这几个步骤,花上三个月的时间都不为过。
幸好《钢琴家》还不是特效大片,仅有的一些电脑镜头,比如显示被炸得破碎的大街等等,已经在拍摄过程中,就在美.国制作好了,送了过来,交由殷俊剪辑添加进去。
不然如果要等电脑制作,可能还得多花上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是,让叶琳琴娃惊讶万分的是,殷俊剪辑整部电影,只花了区区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
开什么玩笑?
哪怕你是导演,你最熟悉电影,但这可是接近两百多个小时的电影素材啊!
初剪再怎么的不精致,也不应该这么快吧?
于是她悄悄的去问了片场经理石少明。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忘记了?每天拍完戏之后,俊少都会让把那些镜头放一遍,然后找出合适的来吗?那就是他默认在心了。然后接下来的剪辑,俊少也做得特别快,在香江和美.国都是这样,两个星期差不多了。最后的终剪只是由公司的人做美化修饰而已,他们根本改动不了什么。”石少明这样说道。
“这样的电影……能做好?”叶琳琴娃满脸的不相信。
“结果你都看到了啊!”石少明耸耸肩道,“一部票房欧美大卖的动作片,三部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两部奥斯卡最佳电影奖项,这些可都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电影专家们评选出来的啊!”
在捷克这些国家的人眼中,美.国就是最强大的,最好的。
听到了这个,叶琳琴娃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可笑。
一个普普通通的局外人,居然去质疑一个奥斯卡级别的超级大导演的能力,真是不知所谓!
殊不知,石少明也没有笑她的意思,“你别以为这是常态,你之前说的那些才是常态。”
“啊?”
“这个世界上,只有俊少一个人,才能做到这么熟练的剪辑,才能对怎么样做好一部电影了然于心。”石少明道,“别的所有导演,甚至包括了斯皮尔伯格等大导演在内,都没办法做到这么的游刃有余!毕竟我们俊少,可是天才啊!”
说着这话,石少明有着深深的自豪感。
在外国人面前,同为华国人的他,当然会为殷俊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