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毕业大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毕业大戏(2 / 4)

“成心是不是,明知道我都看不明白!”

说到这个,宋铮真是郁闷的厉害,关于表演上的事,别的他一看就明白,偏偏话剧就一窍不通。

“老张!怎么样了!?”宋铮只能去求教张寒予,距离毕业大戏汇演也没几天了,到时候,还要邀请北影的师生来欣赏,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还不成,可就要闹笑话了。

“不怎么样?要是让他们上剧组,对着摄像机镜头演戏,也还算凑合了,可是往舞台上一站,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张寒予自打接受这个毕业大戏,一直以来要求都非常严格,因为太过严格,也导致排练进度十分缓慢,并且还和张婧初产生了诸多分歧。

其实要说起来,这俩人都是好脾气的,说句与世无争都不为过,和偏偏涉及到专业性的东西,一旦意见不统一,谁都不肯让步。

每当两个人产生分歧的时候,最难受的就要数夹在中间的宋铮了,谁让他是班上的总负责人,为了能协调两个人的矛盾,他也不得不啃起了剧本。

其实,这部作品,宋铮刚刚听到故事梗概的时候,曾经非常激动,以为又是一部灵魂对话式的结构主义杰作,然而在看到现实的剧本的时候,他愕然了。

因为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那七零八落的剧作格式,六大段故事十分乏味,加之欧文.肖这个剧作者造作的思想更加让宋铮不快。

为什么说欧文.肖造作呢,因为剧本创作于1933年,那是一个只有经济萧条,多年没有战争的和平时代,欧文.肖的这部作品如同空中阁楼一般不可信,加之当时美国本土从未发生过战争,但是剧本中居然出现了诸如“大街上随时有人倒在你的面前”这样虚假的台词,更加让人受不了。

剧本结尾处,六个尸体拒绝埋葬,到处巡游的桥段,更是不禁让宋铮想起了活死人或者是生化危机。

铮哥剧本唯一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有足够的角色,让班上的人都能有戏演,但是改编它又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初提出要改编的时候,宋铮根本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张寒予接手了这个工作,经过台词修正,这六个士兵的戏台词基本上已经成型,但是欧文.肖的败笔在于他仅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很表面,战争危害是个人都知道,但是他却没有想怎么解决问题。

灵魂拒葬仅仅只是灵魂拒葬,如果他们的肉.体也自始自终的到结束也不躺下,那么就真的成了一部搞笑僵尸片了。

灵魂可以拒葬,但是**却不可避免的要躺下,张寒予觉得这才应该是灵魂拒葬真正的含义,是连欧文.肖本人也没搞清楚的答案。

灵魂拒葬,但是生命的结束,却来不及挽留,这样才会是剧本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有所升华。

在这方面,宋铮是支持张寒予的,在他看来,这六个士兵的戏可以接着往下顺着演,但是到了结尾的时候,要呼应前面,黑暗中整齐而坚定的脚步声,这声音让一边亮起灯光的参谋感到不安,但是将军却点破了事实的真相:他们都已经死了。

舞台上再次亮起的是六个士兵刚刚战死的样子,有的靠着墙,有的被炸翻,有的还拄着一根枪,这样会和前面的戏形成鲜明的对比。

带领观众进入他们的世界,结尾将残酷的告诉观众,灵魂拒葬,但是**将不可避免的死去,刚刚那些性格各异,有喜有悲,鲜活的战士,转眼之间成了战争的冤魂,死去的遗体,超现实现象和现实场景的冷酷,会让观众会瞬间对战争有着新的反思。

然后六个女孩走上来,手里捧着橄榄枝,依次说出和自己相关男人的简介,如莱维.亨利,死于1944年,时年29岁。

背景中再响起一段莱维出征前的话,是那么的意气风发。背后的影像将是莱维巨大的黑白照片,三重刺激下告诉人们,战争中白白牺牲的人们曾经是那么的鲜活,但是恐怖的战争毁掉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灵魂拒葬是一个超现实风格的戏,但是,戏剧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个大格局虚假的前提下,小格局一定要真实,这样才会有力量,灵魂拒葬这件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大格局肯定是假的。

但是,这就要求演员们在小格局上做到绝对真实,只有这样的大格局的虚假,才不会引起观众的歧义。

在这个问题上,就导致了灵魂拒葬的风格必然要写实化,而不能加入大量的舞蹈成分用来虚化场景,所以开头的一场战争戏就非常的重要,它要为整个话剧定下基调,而在戏剧舞台上,真正表现战争场面对剧组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场戏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六个士兵是怎么被自己的大炮炸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