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脱到哪里去呢?
还能像卢梭那样“想方法如何离去”吗?
在片尾处,方枪枪弱小的身体无所适从地回到了幼儿园的红墙之下,趴在那一片阴影里沉沉地睡去。
可以说,《看上去很美》的立意是很大胆的,也是极其鲜明和浅显的,当张园选择去改编王硕这本小说的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放在清醒者的位置上,避免落入机制的泥沼。
然而谁能不在其内呢?
当工作人员矫正孩子们的表演,让他们背诵台词,甚至用一些奖惩性的物质或精神话语来达到拍摄效果时,已经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立的巨大反讽。
对此也只能说,还好人类拥有艺术赐予的抚慰,能在它智慧的光芒下,回头窥视自己内心投下的阴影。
机制的更迭永远在涌动着,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除了兴奋地前去助力,便只能沉睡于花阴之下,沉睡距离死亡尚有一步,如果还能做一个反思之梦的话。
当初在看完样片之后,宋铮都很想要感谢张园,让方枪枪教会他们这些大人,应该有着对自由的向往。
但宋铮也为张园感到惋惜,《看上去很美》上映之后,有很多人都对这部电影提出了批评,很显然,一部分人误解了电影。
有说电影不如小说的,宋铮觉得这些人都很希望这部电影有着王硕般的幽默与风趣,抱着看喜剧可爱儿童片的心态去生套,当然,结果毫无疑问是失望。
更为可笑的是,一部分是看了别人的误解而误解了,试想,怀揣恶意去看别人的作品,当然失去了电影原有的美。
可悲的是,更有一部分人仅仅将此片与自己心仪的美国大片作类比,感觉是咱们自己中国的导演与人家美国大佬有了相同的境界,就恨不得把咱们自己人给捏烂了、踩死了。
而可怕的是,一部分人连认真看都没有,看也没看完,就开始傻呵呵地骂了起来,以为就能显示自己对电影的品味?
对此,宋铮只有两个字去形容一一无知!
张园本来就是想通过这部电影,让无知的人知道自己的现状,却反被无知的人给残害了。
电影除了是娱乐的产物以外,还可以,也应该有其他它的意义。
为什么现在的人就只愿意看那些仅仅在两小时以内好玩刺激的电影,而排斥诬蔑这些在两小时以后仍然回味无穷的电影?
实在不会算账!
张园作为中国独立电影的第一人,是成功的!
他不断地去触碰这个社会的神经,尝试其它导演不敢触碰的话题,为了影片可以与国人见面,他也是第一个从地下走上地面的导演,而后其它独立电影人才又踏着张园的足迹走了过来。
张园总是那个“第一”,但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
张园的勇气并没能带给自己应得的认同,反而一次次地接受人们恶意的攻击。
从这一点来看,张园也很像电影里的那个方枪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