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八百七十五章 范爷的大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五章 范爷的大心思(5 / 7)

他毫无疑问是个新丁,未守过一座城,未领过一次兵,更惨的是不知人心恐怖。

凭着“看起来很好”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包括梁王、所有将士,以及平民百姓,被革离成功煽动,走上一条不归路,革离喜欢说教,却不知最应被教的是他自己。

所以,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个错,本能逃过一劫的梁城,却被墨家一个固执自负的新丁玩死了,弱小不一定挨打,无知又逞强就肯定被狠揍。

其实,梁城就算要守,也应该是联燕抗赵,这是最起码的战略思想,或许编剧考虑到了,却只字不提,那是为突出革离之贡献,但却侮辱了墨者之能。

若没考虑到,那就只能体谅一下“小地方电影”的狭窄见识,香江电影总喜欢说大道理,但却永远是结结巴巴,说不出个理所当然,教者未悟,何以授之,纯粹火候问题。

在宋铮看来,这部电影真正应该宣扬的不是“非攻”,而是“勿用”,潜龙勿用,正视己身,正视形势,无骄妄,无诿直,无痴爱。

陷于编剧愚蠢的设计,革离似正实误的身份让人很难评价刘德桦的表演,只能说那是一个“很华仔的革离”。

相信这是刘天王演过的最古老的角色,但他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很时髦的古人形象,突兀的短发造型,大摇大摆的步资,一开口就“必须,只能”,分明就是“赌侠”陈小刀化身。

他出场时,宋铮甚至在猜测,革离是不是像《寻秦记》里项少龙那样穿越时空的人。

导演的最大野心是想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去宣扬“非战”,但影片中充满各种杂七杂八喧宾夺主的笔墨:革离之智,梁将之勇,梁民之怕,赵军之怒,逸悦之爱等等,本可发亮的主线情节如画蛇添足,搔得场面不痛不痒。

如革离聚众默哀以试出赵军细作,但镜头突然将重点放到了奸细和民众身上,然后完全没有过渡,革离回到住所,微笑着翻逸悦给他做的包子,变化之突兀,见所未见。

有些情节甚至能用搞笑来形容,当那个才“二打六”白胡子老将被城内奸细干掉后,逸悦大喊一声“东伯!”,然后抓住他的手边哭边“你怎么了?你还好吧?”

特写,衬以悲壮的背景音乐,实在受不了,明明死得翘翘了还串着两句废话来赚特写,飙戏啊?

直接让人想起《唐伯虎点秋香》“小强,你别死小强”。

当逸悦被锁在地牢里,快被淹死的时候,革离跑来跑去地找,回头了再回头,错过了又错过,晃得人都快睡着了,他终于毫无科学根据地找到了已经挂掉的逸悦。

搞这么多,还不如早被五马分尸了好。

恶俗对白也一如既往地存在,诸如“瓮城已攻破,两个方块已进入梁城”,瓮城后面是主城吧?方块?打游戏啊?

最绝的是,那个挖地道的赵国奴隶,竟然找个黑人来演,导演别不是有种族歧视吧,谁告诉你黑人就是奴隶?

据说此片导演张志亮花十年筹拍《墨攻》,又据说香港影坛是“文张武徐”,若张导非浪得虚名,那就是他憋了十年,有太多太多话想说,但又一下子不习惯大场面,以致于弄个惨不忍睹。

当然,张志亮准备了近十年,没有人会去怀疑他的诚意和努力,而这部影片如果说它让人看到了国产古装大片羽化成蝶的希望,那么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希望也未免太渺茫了一点。

最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张志亮准备了10年,可是一把锤子10年能磨成一把剑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最多也就能磨出一把漏勺。

最大的漏勺,恰好就是范兵兵没看上的那个女主角怡悦,说是女主角,可怡悦这个角色完全游离于剧情之外,对于整部片子没有一点儿意义,在片中完全处于独立状态。

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要硬生生的插入这样一个角色,全剧就一个女主角,不用看都知道这个角色肯定会跟刘天王饰演的墨者发生点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