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失恋三十三天》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在上映后,却获得很大的反响,堪称当年电影界的黑马。
电影以女性视角展开,却意外的得到了众多男性观众的喜爱,宋铮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选择去看这部电影,完全是被当时的女朋友逼着去的,然后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电影以几个分手场景为开篇,镜头延伸再切换到女主黄小仙身上,简洁明快的叙事手法,让所有观众在电影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失恋治愈的电影。
在宋铮看来,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对女主心里路程的细腻刻画,影片通过画外音的巧妙配合,细致地表达了失恋后的种种情绪。
人是感情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感情起伏的,有时候,一个人看似在理性地思考,判断,决定。其实也是掺杂了情感在里面的,也正是因为这些情感的参与,人的生活才变得有方向,有意义。
感性是与生俱来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而理性是通过后天历练逐渐形成的控制情感客观分析的能力。
二者没有绝对的区分界限,而人所要做的,就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般女性偏感性,而男性偏理性,二者结合才能使得恋爱或者婚姻趋于长久。
但也因此,女性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往往因为一时情绪的影响而做出决定,就如剧中的黄小仙,在饭店门口追逐陆然坐出租离去的那一幕,她也许明白陆然对她的爱已是强弩之末,也许明白即使牺牲自尊,也不一定换来他的回头,可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去做,抱着一丝飘渺几不可握的期望。
其实反观,这也是女性身上所有的特质,也正是因为这些她们的活力,热情才得到充分的表达。
而男性一般在一份感情里看到的更多是问题及其如何解决,但他们也可能因此选择放手。
因为他们有时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问题上,克制甚至忽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流动,从而失去了向前的动力,对未来的展望。
理性让人们认清现实,而感性让人们勇敢向前,唯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感知到人被赋予生命的价值意义。
另外影片画面也很有小清新的味道,从黄小仙的住所来看,普通的几件物什,绿色盆栽,老式闹钟和垂帘,白框的玻璃窗户,再加上适度昏暗的光线和舒缓的大提琴声。很好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悲伤的氛围,烘托出女主苦涩悲凉的心情。
另外,整个剧情安排紧凑,一个好的电影故事,需要精彩的剧本和高能力的编剧,《失恋三十三天》本身取材于高人气网络小说,可以说是扎根于土壤,容易被大众理解并接受。
以其细腻的刻画,幽默的人物对白,加之黄小仙对感情顿悟时,给人们的启示,使得整个小说得到升华,轻松之余给观众以思考。
作为一部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失恋三十三天》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同样的,宋铮也看过其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案例,但失望不在少数。
比如那部《小时代》,作为小说的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改编成电影却乏善可陈,更有甚者用大型配乐ppt来形容。
就拍摄技巧上来说,《失恋三十三天》也要比《小时代》成熟很多。
首先,镜头切换自然流畅,许许多多的场景串联起来,给人以完整契合的感觉,丝毫不显得不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