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第一个反应过来,笑着招呼众人道:“咱们还等什么呢,走着啊!”
众人闻言,纷纷吆喝着跟在后面,朝着订好的酒店走去,有些人包括宋铮在内,连戏服都还没换下来,就一窝蜂的扎进了杀青宴。
酒店这边也早就准备好了,人们一到就纷纷入席,也没人讲究什么作为,大家在一起为了这部戏拼了半年的时间,自然也没有什么生疏感。
“各位,各位,咱们先让郭老给大家说两句!”等众人落座,何峮走上宴会厅前面的那个小礼台,拿起了话筒说道,“大家先静一静,欢迎郭老给咱们说两句,大家欢迎欢迎。”
顿时掌声四起,郭保昌在影视圈儿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从那些不计报酬,主动跑来剧组客串的演员身份,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
郭保昌也没推辞,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了台,接过话筒,沉吟了一阵才道:“我还是先谢谢大家!”
说着对着台下的众人又鞠了一躬,顿时掌声又热烈了几分,等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郭保昌才接着说道:“拍这个戏是我一辈子的执念,当初为了拍这个戏,罪没少受,这点大家肯定也都知道,不过我是真的一点儿都没后悔过,熟悉我的人也肯定知道,我就是从那个宅门儿里走出来的,一直到昨天晚上,我一闭上眼睛,满脑子还都是宅门儿里的那些人和事,当年《大宅门》开拍,算是圆了我一辈子的梦,后来我觉得故事没讲完,又拍了后面的续集,这下拍完了吧?可是这个梦还是没醒,满脑子还想着把这个故事拍的再圆满些,又有了《大宅门1912》,当时我老伴儿都劝我,差不多了,该歇歇了,可是我觉得这个故事还不够圆满,白家从哪来的?又为什么成了名扬中外的中医世家,这才有了《大宅门前传》,就在刚才,咱们那最后一场戏拍完,我终于感觉一直装在心里的那块石头落地了,真的落地了,这下子,我也终于踏实了!真的踏实了!我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没有大家,我这个梦醒不了了,现在梦醒了,我对宅门儿里的老爷少爷,太太小姐们总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郭保昌说着,又忍不住老泪纵横。
作为《大宅门》的缔造者,26年的宅门生涯,郭保昌早已将这份宅门儿情结深深印在生命里。他曾经表示,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一部完整的“大宅门”呈现给世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毕生积淀,40余年风雨,郭保昌终于完结了他的《大宅门》,这部凝聚着血和泪,甚至差点搭上性命的作品,到了今天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在场众人都由衷的为郭保昌感到高兴,老爷子的一生,到今天算是圆满了,人们的心中对这位老人也充满了真诚的敬意。
影视圈的大腕不少,但能够担得起响当当“爷”字的,郭保昌算是一个。不仅因为他是燕京人,“爷”是从宅门儿传承下来的尊称。更因为他为人耿直,对不平事敢怒敢言,当得起这个“爷”字。
他帮过很多人,80年代初,他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艺术总监期间,大力扶植新人,在他的支持下,张仪谋、陈恺歌等新一代导演推出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作品,并因此奠定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扎实基础。
因此,张仪谋曾说:“没有郭保昌,就没有中国第五代导演。”
他人缘佳,一部《大宅门》可以前呼后拥招来众多大腕捧场客串,张仪谋、陈恺歌、姜纹、何峮、田庄庄、侯永、李雪剑,尽管是客串,他们中不乏有人为戏剃光头,只为助宝爷一臂之力。
甚至,这次众多大腕听说老爷子又打算开新戏,纷纷预留档期,只等开机一声令下。
这份豪气,这种面子,恐再难寻。
除了宝爷的人格魅力,这个跨越百年,几经波折,历时几十年孕育,才得以面世的故事,才最撼动人心。
这是一个宅门儿亲历者的浮生录,他记录了人性的张扬、个性的泯灭,人情的冷暖,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就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更是郭保昌一生的传奇。
熟悉郭保昌的人都知道,他原名李保常,出生在燕京一个贫困之家,父亲冻饿死于街头。为了生存,母亲将两岁的他卖掉。几经辗转之后,他被京城某名门望族收养,随母姓改叫郭保昌。
这现实中的“大宅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燕京乐家,他的养父即是乐家四爷,乐敬宇,也是《大宅门》中白景琦的原型。
在这里,他开启了宅门生活。26年间,目睹了乐家宅门儿的荣辱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