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又问道:
“然则派何人前去领军,阻挡蜀虏?”
群臣又是一阵沉默。
如今军中能用者,除了镇守扬州荆州,剩下的,基本都派去了关中。
倒是夏侯三族,还有一些人才,可惜曹叡又不敢用。
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禁一阵悲哀:
武皇帝与文皇帝时,国力雄厚,精兵猛将,不可胜数,怎么到了自己手里,就成了这个模样?
中护军蒋济终于站了出来:
“臣愿往。”
曹叡看着这位三朝老臣,不禁流露感动之色,他真情实意地说道:
“有劳蒋中护,不知蒋中护可有什么要求?”
蒋济叩首,然后抬起头来,咬牙愤恨道:
“臣唯一的要求,就是恳请陛下,下旨治毕轨失职之罪。”
不但是曹叡,甚至魏国群臣,皆是惊骇,不知蒋济为何说出这番话来。
只听得蒋济大声道:
“陛下,毕轨先有逼反胡人之举,后有塞外兵败之耻,现在面对蜀虏,又举措失当。”
“兵少不知紧闭城门而守,反是与蜀虏战于野外。其召集匈奴之举,尤为可恨,实是将晋阳拱手让于蜀虏啊!”
听了蒋济的话,不少人皆是不明所以,有人疑惑地问道:
“蒋中护,匈奴人勇悍,召集起来阻挡蜀虏,有何不妥?”
蒋济闻言,猛地转过头去,把提问的人吓了一大跳:
“若是匈奴人可用,为何武皇帝不令其守雁门,反是置于晋阳之后?实是因为匈奴不可信!”
“天下大乱的时候,匈奴曾趁机屡次作乱,抢掠并州河东等地,足见其狼子野心。”
“若是毕轨能打败蜀虏还好,匈奴犹不敢生异心,若局势稍有不利,就怕匈奴有作乱之意,到时悔之晚矣!”
二十年来,仅靠着军司马就能控制住匈奴各部,让魏国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习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