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总觉得外面随时可能会饿死。”麦大爷说。
这就是那个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吧,米嘉说:“后面呢?”
“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懂。”麦大爷继续往后面翻,有的画着老虎独自捕猎,有的画着两头老虎相遇。
还有的画着人穿着老虎皮衣,和老虎一起行动。
这些画的画工很差,勉强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应该不是米同亲自画的。米同好歹算是个画家呢。
再往后面翻,却出现了一幅满是线条的东西。这些线条周围写着一个个小字,都写得模糊不清,很难认出来。
“这是什么?”米嘉问。
“不知道。”麦大爷摇头,“我爷爷传给我父亲的时候跟他一页一页解释过的。可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时候就没仔细说了。一来他自己也不是很懂,二来那时候他喝的酒太多,脑子糊涂了。”
“你也不知道啊。”米嘉正想翻过去,忽然脑子一动,想到了什么。
“这些线条有什么好看的?”孟若婷问。
“这些线条……”米嘉拿出一张地图来,跟这些线条仔细对比,看了半天,他一拍大腿,“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孟若婷问。
“这一幅地图。”米嘉说,“地下溶洞的地图!”
“啊?”孟若婷仔细看,看了半天还是摇头,“我看不出来。”
“你看上面,这里有个船字,就船老古山。”米嘉说,“通过着下面的溶洞,可以通到各处。这里有个神字,就是神仙洞,这边有个小字,应该就是小坑村。”
“可是位置距离不对啊。”孟若婷对比米嘉拿出来的地图说。
“古代人哪里有正经地图,官方画的地图,比例尺都不一定正确,别说这种是私下自己画的。”米嘉说。
清朝的时候,华夏的科技发展比不上西方,画的地图很没谱,还是靠着传教士,才给华夏画了个大致准确的地图。
米同身边显然没有传教士帮忙,地下溶洞要勘探也很不容易,画出来的地图当然不准。
不过这个地图很有价值,因为在这幅地图上,所有的地下溶洞,都是连起来的!
可以从任何一个洞穴口进入,然后从另外一个洞穴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