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呗。”
“再傻也得会用搜索引擎吧。”
“就是,这么多品相完美的鹰洋,可不是随便能找得到的。”
“谁知道是真的假的,说不定是假的呢。白银现在便宜的很,十几块钱一克。一枚鹰洋25克,那也就是三四百块钱。”
“三四百块那也不少了啊。”
“鹰洋没有25克,应该是24克。也不是纯银,纯银太软了,好像是九成。”
“那也得三百多啊。”
“我觉得肯定另外有原因。”
“对啊,真要造假,弄一堆宋朝铜钱上去不是更好吗,宋朝铜钱更便宜,几块钱的铜钱到处都是。”
“我上次买,十块钱一个,买了一大堆。”
米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好的宋朝宝藏变成了鹰洋。
当然宋朝宝藏是靠不住,家谱也靠不住,可这么一堆现大洋,总让人怀疑是不是民国时候的东西。
民国时候能有一堆现大洋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要么是地主,要么是军阀,要么就是土匪。
米家窝在乡下,当然不是地主军阀,难道当年米家还劫富济贫来着?可是还有这么多银元留下来,劫富了应该没错,济贫似乎还没来得及啊。
那块石碑上面应该有线索,米嘉把石碑放在阳光底下仔细看,文言文的繁体字辨认起来实在是费劲,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从好的方面来看,能用文言文,应该是古代人,要是最后发现这是解放后留下来的宝藏,那玩笑可就开的太大了。
“这个是什么字?”米嘉很伤脑筋。
“要不我找人问问。”米大力说。
米大力一个村里的农民,当然找不到什么人。真正找人的是战兰,她认识很多大学教授,立马就找了个研究古文的历史专家。
这专家叫做张弓,原来是个大学讲师,对古代文字语言很有研究,后来嫌大学工资少,自己出来干,现在经营一家文化公司。
主要业务就是给各大公司老板设计签名,或者撰写一些半文半白的公司简介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