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笔,朱翊钧开始给自己写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排在第一位的是顺天府的公务员制度,第二位的就是商税的问题,第三位的则是顺天府公有制土地的确立,清理私占。
最后这一条朱翊钧加了一个点,这一点很关键。
大明现在的情况是我占了就是我的,朝廷不能干涉,收税都不行,哪怕是矿山也是如此,这是朱翊钧绝对不能容忍的。
必需确权,你有地契的才是你的,没有的,那就是朝廷的。
拿着朕的矿山去开矿,然后朕征收点矿税你们还推三阻四的,简直可恶至极。等到把矿山全都收回来,自己就通过内务府创建一个矿业公司。
皇室拥有的企业,允许各地商人入股承包,想和以前一样,门都没有。
朱翊钧准备在顺天府打造一个样板,然后在推而广之。皇庄那边经过这些年的改良和培育,土地和地瓜还有玉米都达到了大面积种植的可能,自己还要大力的推广新式作物。
把顺天府作为榜样,成为谁都想搬进来,谁都想生活在这里的地方,既然是天子脚下,那就要有天子脚下的样子,水泥路也要尽快修起来,然后在路边栽树。
朱翊钧越想越激动,手上的比也不停,一直到张鲸来叫,朱翊钧这才停下来。
看了看时辰,摸了摸肚子,朱翊钧发现自己还真的是有些饿了。让张鲸传了午膳,朱翊钧吃的很香甜,饿了吃什么都香。
“你让人去传顺天府尹,然他来见朕。”
朱翊钧看着张鲸说道。
“老奴这就让人去!”张鲸不敢怠慢,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找人了。
现在的顺天府尹,名字叫做张国彦,是北直隶人士,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初授襄陵知县,后升兵科给事中。再迁山西参政、陕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
政绩斐然,于万历九年升顺天府尹。
这个人朱翊钧一直在关注着他,在陕西任职的时候就入了朱翊钧的眼,这个人不是什么能让人惊艳的官,也不是那种能够干出漂亮事情的官员。
张国彦就是那种老实官,每天踏踏实实的做事,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为第一要务。
因为幼时家贫,张国彦深知百姓疾苦,当官之后也没有因为当官而去横征暴敛让自己暴富,而是能够秉持本心,想要百姓做一些事情。
这是一个盛名不显,但是很踏实的官员。
你说他有什么闪光点,看不到,可是你把事情交给他,你就能很安心,知道他一定会给你做好。这样的官可不好找,朱翊钧很珍惜。
这一次到了用他的时候了,朱翊钧准备和他谈一谈。
事实上朱翊钧这两年还是和张国彦有过两次交集的,基本上都是张国彦痛陈百姓疾苦,请求朝廷善待生民,只不过他也想不出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