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喝过了,我却更加喝不得了。来世她要不认得我,我还能认得她。”
公子不顾婆婆的阻挡,急急地过了奈何桥。
婆婆笑意犹在,看了那一抹金色的身影隐没于桥头。
“唉,痴男怨女何其多,何必呢?”
打了一碗汤,立于桥头。
“出来吧,他走了。”
红衣娘子立与婆婆面前。
“多谢婆婆。”
“谢不谢倒无所谓,我老婆子不过是举手之功。小娘子喝了这一碗孟婆汤,赶快上路吧!过了桥,又是大好的光景等着小娘子呐。”
夜白嫣然一笑。
“婆婆又骗我喝那黄汤,我偏不喝。”
“唉,小娘子这是何苦呢,前头那位公子不喝,你也不喝,难道你是怕将他给忘记了?”
“婆婆说笑了,那位公子哥儿只是寻错人而已。我躲上一躲,不过是不想给他添上一道烦恼而已。”
奈何桥头又来了人,婆婆将那碗汤递与那人,那人喝得干脆,喝完即急匆匆过桥而去。
婆婆弯腰打汤之即,又叹了一口气。
“你们这些年青人我见得多了,为了情爱不管不顾,大都不得圆满,不过是你爱着他,他又爱着别人,别人又爱着你。唉,我老婆子看得累得慌,还是清清静静熬这汤来得自在。”
夜白亦笑。
“婆婆,世间分分合合的情与爱,本来就如含笑饮鸩酒。它来了,凭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抗拒,岂是婆婆说得那么容易?地府孤寂,夜白在此与婆婆作个伴如何?”
婆婆又笑。
“小娘子,我老婆子在这奈何桥头数万年,每日里忙得偷不得半日闲,何来孤寂之说。小娘子要不嫌弃我话多,尽管呆着就是。”
至此,奈何桥头多了一位娇美娘子,往来这桥头之人也不再匆匆,总要借机与婆婆说上两句话,接过那位娘子手中的汤碗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