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哗啦正在向前冲锋的淮西兵,惨叫着倒下一片,人马扑地,乱成一团。
伤亡率这么高,一下子便把淮西兵马吓坏了,后面没被弓箭着的人马,也不敢再往前冲锋了,有的往两侧乱跑,有的往后退,队伍登时乱了。
这时候,罗子骞带着后续大军,已经赶到了。
两万多兵军,浩浩dang)dang),沿着朗山脚下象潮水似的包抄过来,与前面的寇喜,形成了包围之势,很快对淮西兵形成了合围。
罗子骞一看,敌人兵马大乱,慌里慌张,立刻将长矛一举,命令道“包围劝降。”
此刻,用不着冲杀。
大军分成数路,迂回包围,一队队兵马,在秋后的原野上纵马奔驰,旗号招展,形成了强大的合围之势,没用多长时间,便把淮西兵马给圈住了。
各路兵马,都打出了“投降免死”的招牌,大家按照罗子骞的命令,并未向前冲杀,而是纷纷向敌军喊话,“投降吧,再顽抗格杀勿论。”
“再不缴械,部砍头。”
淮西兵慌里慌张,乱作一团。
眼看着四面大军围困,走投无路,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领,越众而出,直朝着罗家军打着“罗”字旗号的阵营奔来。
“让他过来,”罗子骞命令道。
兵马排成一线,刀枪如林,驻足不动,等着这员将领乘马走到近前,有小校高声喊道“来将是谁”
“我是守将李忠义,求见罗将军。”
罗子骞高声喊道“请过来,近前说话。”将独角兽一催,冲到阵前。
那李忠义翻下马,步行走到罗子骞的马前,躬一揖,说道“罪将李忠义,向朝廷乞降。”
罗子骞也翻下马,哈哈一笑,“李将军,你肯识时务,罗某代表朝廷官军,接受你们军投降,从今往后,你们又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军队了。”
“谢谢罗将军。”
就这样,五千淮西兵,一个不落,整体投降,这一仗,双方没有伤亡,顺利结束。
罗子骞夸奖李忠义,“李将军,你名叫忠义,本来就应该先士卒,报效国家,现在弃暗投明,既合了忠孝之道,又保护了部下士兵的生命,这才无愧于忠义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