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拉倒吧,何必谦虚。”
罗家军在张柴村附近休整一天,补充粮草,筹划军需,然后军开拔,绕道直奔朗山。
大军一路前行,遇到村镇,并不惊扰,直接穿过。罗子骞发现,这里的村寨逐渐稠密,人烟兴盛,体现了中原地带“大国腹地,物阜民丰”的景象。
历史上,中原地区,战事最多,因为这里无论何时,都是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几千年来,以人力物力,支撑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延续。
地理位置最重要。
罗子骞忍不住对萧柔慨叹道“我现在发觉,吴元济真是个大傻瓜。”
“怎么了”
“你想啊,他占据中原,拥兵造反,宪宗皇帝必定跟他急了眼啊,你把中原占了去,那大唐朝还剩下什么了”
“呵呵,倒也是,换了谁,也得跟他急了。”
“就是,这不是bi)着皇帝下死手跟他撕bi)么你要是没有抵抗一个国家的实力,造反,直接就是等于自杀。可惜,吴元济可能到现在也没明白这个道理。”
“这就叫做贪心惹祸呀罗子骞,你将来,如果官越做越大,会不会也象他们一样贪心呢”
“绝对不会,”罗子骞把脑袋摇得象是卜浪鼓一样,“将来,等天下平定,咱们俩都功成名就,就隐居茅山,在山里造一幢小屋,终游山玩水。”
“好。”
大军直bi)朗山脚下。
朗山,是一座连绵数里,又高又陡的山脉,山脚下扼守着通往蔡州的大路,建有一座淮西兵的营寨。
营寨四周,都用高高的木栅栏圈起来,外面再挖上防马壕,这种扎营方式,叫做“城栅”。
据前哨侦察,朗山城栅里,驻扎有淮西兵守军五千余人,依山据守,切断了通往蔡州的大路。
五千人,对于兵强马壮的罗家军来说,简直就不在话下。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