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乐秉承了罗子骞“释放俘虏”的政策,是极为先进而开明的,这些释放的俘虏,即使再回到敌对阵营,作战意志也会明显衰退,下次再打仗,往往先投降。
俘虏们纷纷下跪道谢。
“感谢罗家军。”
“我们不再当兵了,回去劝同乡也投降罗家军……”
就连柳公绰,也伸着大姆指夸赞,“郭将军,你真是值仁心宽厚,值得敬仰。”
“柳公,我们罗家军一向如此,这是罗将军的命令。对了,柳公,这些投降士卒,你尽管挑,补充军队。”
“我不要,”柳公绰笑着摇头,“这回淮西造反,我是滥竽充数,扔下毛笔上战场的,将来淮西平定,我还要重新拿起毛笔,去做我的文官,要那么多士卒何用?”
“那好,我们就不客气了。”
这一仗,罗家军兵力又扩充了,达到二万人。
……
队伍还未整顿完毕,探马来报,“郭将军,淮西兵徐崇盛,率铁甲军二万,会合了董重质,重新在胡家集扎营。”
胡家集,距卧牛山五十里,是通往铁城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显要,
而且,徐崇盛的铁甲骑兵,素以剽悍著称,尤其是杀得高霞寓全军覆没以后,士气正盛,此番气势汹汹,挟勇而来,实力不容小觑,再加上,董得质退到胡家集,兵力虽然大受折损,但是获得喘息之后,也很快会恢复元气。
董、徐两支兵马,合在一起还有五六万以上兵马。
……
郭乐和柳公绰再次召开“联合作战会议”,一众将领,对于徐崇盛的到来,并不在乎,寇喜粗声大嗓地说“徐崇盛又能怎么样?咱们又不是老太太,专拣软柿子捏,跟精兵强将作战,才显咱们罗家军的本事。”
“对,没错。”
“徐崇盛来了,我先跟他较量较量……”
大家都是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