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学堂的山长,不是别人,恰是李家军的最高统帅,李中易本人!
就在官道上的车队,即将消失在眼前的时候,张队正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继续向西搜索前进。
但是,继续向西有个前提,先绕向南边,再转道掉头向北。
没有任何根据,但是,隐隐有种直觉告诉张队正,契丹人就在附近的不远处,而且,很可能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三娃,你是河北人吧?”张队正扭头,小声问伏在身旁草地里的亲密战友,刘三。
这年头,因为长辈们普遍都是文盲,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大多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行。
张队正在当上军官之前,其实有个非常土气的大名,张小乙。
在整个大周国内,没有十万张小乙,也至少有八万,张队正的名字,实在是普通之极。
后来,张队正参加文化学习班的时候,由李中易亲手赐了个响当当的大名,张震山。
震山,取的是敲山震虎之意!
张队正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尤其,这是李中易亲赐的大名,显得弥足珍贵!
刘三没有注意到张队正有些走神,他小声回答说:“是的,俺是磁州人。”
“三娃,假如契丹人已经发现了咱们。却没有马上动手,这是为何?”张震山目光炯炯的盯着刘三。
刘三没有多想,脱口而出:“恐怕是不想惊动咱们吧?”
张震山点点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后,他刚想说点什么。却听见远处传来山洪爆发一般的雷鸣声。
张震山的脸色,立时大变,从军多年,身为哨探的阅历,使他一听这么大的动静,便知是大队骑兵奔驰的声响。
“除了武器和食物、饮水之外,扔掉一切杂物。”张震山略微想了想。当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上马,咱们往北边跑。”
几个呼吸之间,张震山的部下们,便已经扔掉了包袱。翻身上马,跟在张震山的身后,掉头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很快,张震山他们的身后。烟尘滚滚,从号角声判断。肯定是契丹人不想放过他们,派人跟过来追杀。
*****************************************************
李中易的对面,坐着毕恭毕敬的韩匡嗣,他低垂着脑袋。聆听李相公的训示。
李中易的手里的捏着几张李云潇递来的信纸,纸上记述着,韩匡嗣逼迫耶律瓶的全过程。
原本是契丹最高贵女人之一的耶律瓶,面对如同疯狮一般的韩匡嗣,却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