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火炮这个威胁,于是华枫提议:作战计划分多步进行!现在先讨论第一步——如何解决火炮这个难题!
众人一听,深觉有理,只要让其火炮失去作用,以常规武力正面对决,其十万人马绝非抗清义军之敌。
以一敌五而已,有何难哉?
……
问题的关键所在,已然找到。
现在难题是,如何“对症下药”。
与看病一样,先摸准病因,尔后开出处方,最后才能药到病除。
光能看病,不会开处方,绝对不是良医。
光能开处方,却不会抓药,也不是良医。
华枫等人,当前已然找准了病因——火炮。
也开出了处方——让火炮失去功用。
但如何抓药呢?
……
由于议题明确,而且范围极小,所以众人的发言也逐渐活跃起来。
讨论了一个时辰之后,得出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两条。
第一条,派遣高手出马,暗中毁坏火炮或者火药。
第二条,发动不间断佯攻,消耗其火药。
两条意见各有优劣,一时难辩高下。
第一条意见的优点是:出动人手少,隐蔽性大,伤亡相对较小。
劣势是:清军对火炮、火药的看管严密之极,绝难轻易得手。而且,毁坏火药还好说,一把火烧之即可。而那些火炮却全是又重又硬的铁疙瘩,打不碎、摔不烂、砍不破、搬不走,该如何毁坏?
……
第二条意见的优点是:操作便利,易于实施。
从之前炮击的情况看,清军现在已如惊弓之鸟,一旦遭遇袭击很可能还会以炮击之。
如此一来,只要采取不间断的扰敌之策,其火药消耗必然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