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他,使用排除法逐项考问。
最终结论是:来者绝非自己人!前去迎接的两批人马,已被全歼!抗清义军之攻击,不过是虚张声势,配合来军。
以李成栋之能,理应不会在同一地方跌倒数次。
可是,他当初为何要接二连三的派出三批人马呢?
客观而言,每一批人马的派出,原因各不相同。
……
第一批,千余人马。
既是迎接,也是试探,更是直前观察。
战力并不算强,乃清军垫底的存在。
李成栋派遣此军,隐有当炮灰送死之意。
值此战局微妙之际,只要能探得来者虚实,损失区区千余羸弱之军,又有何不可?
……
第二批,共两波。
第一波八千人,兵力既不算多,也不算少。
战力已颇为不弱。
毕竟其中不但有两员主将,还有四员副将。六人之武功,在清军阵中,已算得上高手。
李成栋之所以派遣此军,已有视情击杀来者之意。
第二波三千人,其战力明显要比前两批强横得多,乃不折不扣的精锐之兵。
其任务,就是接应第一波!
不言而喻,当时李成栋已然顾虑重重。并且对来军的身份,已然产生了严重怀疑。
由于担心那八千人马难以战而胜之,因而另派一支精锐之军接应。
……
说起来,李成栋已然极度重视华枫之军。
毕竟情报显示,来者一共仅有六千余人马,李成栋却派出了一万一千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