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实出了城,趁着冬雨绵绵。
他当然不会把储放金银的秘密据点放在城里。
古代的城池都是有城墙的,很容易被人瓮中捉鳖。
这些年他起码搜刮了数十万两的金银,加上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不知凡几。
为了事起仓促,方便转移,所以便在城外的隐秘地点,做了第二个窝。
湿淋淋的冬雨喝阻了行人的脚步,让四野一片空寂。
唯独枯黄的落叶被冷雨吹下枝头,偶尔飘落到路上,又被这一行人急急的脚步碾碎成泥。
虽然离开了苏州城,周围没有了众多的亲信保护,但李实并没有太过于担心。
钦差昨日才刚刚到达南京,光是接见一干文武,宣读旨意,整理卷宗,理顺案件,都不知道需要多久呢。
等到筹划妥当再来对付自己,没有个三、五日那是甭想。
而且张进也给他通风报信,说曹化淳和孟南贞两个钦差全都待在行辕里,并没有离开。
最近的一次快马传来的消息说,两位钦差刚刚在行辕里宴请了南京的勋贵,似乎讨论了关于水师的事情。
虽然具体情形未见,但有了这个消息足矣。
端坐在轿子里,李实心思百转,想着要给那位钦差副使送多少礼为好呢?
送的少了肯定不行,人家千里迢迢赶到江南,怎么说光辛苦费就不能过不去。
送的多了也不行。
这一次闹出如此大的风波,皇爷震怒,九千岁也摆了脸色。
都把礼送给了钦差,他还拿什么孝敬皇上和九千岁?
至于他藏的那些钱财已经绰绰有余四处打典了,李实却根本没有这么想。
把钱都送出去了,咱家不吃不喝了?
贪婪的人,自有千百般的理由吝啬。
苦恼了一路,李实也没有想好。
直到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苏州城外十里处的净水庵,他才决定,先看看自己的宝物再说。
没错,李实藏宝的地点,正是尼姑庵。
佛家苦修之地,又是一群隔绝世事的尼姑,那真的是谁也注意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