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南贞最开始展现出来的见识,让信王对他极为欣赏。
随后和东林党的合作,让信王认可了他的能力。
至于那五十万两银子,则让信王终于信服了他的学说。
偌大的一个信王府,原本一年的收入,也只不过是二十多万两银子而已。
摊牌到王府各处,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盈余了。
信王想要做些什么,就必须省吃俭用。
信王妃纺纱织布,还真的不是做做样子。
可能有人疑问了,信王府到底要做什么,会耗费那么多钱?
别的不说,骆养性这些人不需要钱吗?
人家忠心耿耿投靠过来,没有点好处,凭什么给你卖命?
再一个,和魏忠贤争锋,难道只靠嘴吗?
所以一直以来,信王都对银子很是头疼。
结果在孟南贞的联系下,信王府和东林党建立了商贸渠道。
原本只能换些小钱的棉布,还不知道要几年才能卖光呢,一下子就换回来了五十万两白银。
并且东林党的人也没有瞒着信王,很直白地告诉他,这些棉布看起来花费了很多钱。可只要运到海外,就能赚取两百万两白银。
去掉各种成本和消耗,最终也能剩下一百万多两白银。
这个消息,震的信王头皮发麻。
他还特地跑到京师的布店去问过,一匹像信王府出产的这样中等的棉布,售价只有五两银子。
即使是上等的松江印花棉布,售价也不过十两银子而已。
这还是京师,偏远地区,价格更低。
信王府产出的这些棉布,如果都在大明境内贩卖,即使都能卖出去,差不多能赚到五万两银子。
可仅仅是一个销往海外,竟然就增值了十倍左右。
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吓人了。
旋即,信王又想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