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三月初的长安城,天将来未来,冷风依旧呼啸。
可陈玉却如沐风,好整似暇。
这一刻的他,灵魂通透,仪态安舒,智珠在握,嗯编不下去了。
反正是那种我赢定了,而且我还真的不是膨胀的心态。
多亏了这几乾丰帝、左孟尝、郭礼等人bi)迫,才让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朝政改制这个问题上。
后来升平公主更是胡搅蛮缠,甚至还把他的书籍给抢走了。
虽然很不忿升平公主的霸道,但女人的蛮还是起到了作用,让陈玉不知不觉地,就把那篇呈递给乾丰帝的策论,又多加完善了一番。
此时再次面对这个课题,他已经不需要多想了,甚至连草稿都不用打,直接提笔用墨就行了。
同时他的心里暗笑不已,因为他知道,面对这个几乎可以说是出格的题目,几乎大部分的士子都要被坑。
果然,在他顺利书写的时候,就能听到临近的号房里,时不时地传来其他人的哀叹声。
原本以为比第一场难上百倍的第二场考试,在大乾最顶级的大佬们的暗箱cao)作之下,陈玉答的异常顺利。
等第二场考完,从贡院里走出来的士子们,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是神色轻松的。
又是三后,本次省试的最后一场也到来了。
有了之前的例子,陈玉的心算是彻底放松下来。
抽出试卷,看到题目,陈玉就知道自己的进士之位,是不可能跑得掉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圆,这是本场考试的题目,要求诗、词各一首,体裁不限,韵律不限。
联想到之前礼部尚书李节询问自己可否去过塞外的问题,显然也是在帮自己作弊了。
否则的话,自己在回答有所涉猎的时候,李节不会笑的那么开心。
面对这种况,陈玉笑的十分无奈。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预料的千难万难的科举考试,竟然在多方帮助之下,俨然成为了一个过场。
他摇摇头,挥去脑中乱七八糟的臆想,开始集中于考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