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娃没有多想,就跟着众人走进了摄影棚,说实话,绿幕、蓝幕的发明,让布景师们都快要失业了,而这部电视剧的大部分也都将在绿幕下完成。
这部《烈火雄心》在伊娃的改造下,首先最大的改变在于意识形态上。
伊娃一改前面21集遗留下来的甚至已经成形的意识形态。
在她的最后三集里,不再有英雄都是“去堵抢眼或者向我开炮”这样的形式,什么英雄都是不怕死的,什么子弹打身上还能站着挨第二枪,这些都是教科书里用来骗小孩子的。
真正的英雄,只是做着自己职责该做的事,用团队精神来赢得胜利。
在战争片中强化个人英雄主义,只会让人感觉不够真实。
所以主角虽然是主角,但是他也会犯错,也会射杀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兵,他仅仅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小角色,但到了某一个时刻他突然成为了英雄,伊娃想说的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这样去拍,人文关怀才能不小气,才能不狭隘。
这就是伊娃不想把战争片拍成之前21集那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的原因。
而且,为了挽回一点质量,伊娃在开头场景玩了一把时间、空间、声音、画面交错的蒙太奇。
主角在荒芜的麦田里扔下了一把枪,这个时候,一段交错的蒙太奇手法,将镜头拉到了战场上,一个慢镜头的切换,主角在血与沙的战场上,捡起了这把枪。
这段蒙太奇交错的镜头,是一个一场精彩的转场,有用枪声和荒野风声交替的声音转场,有用画外音的声画对位转场。
这不仅仅是前后空间的跳跃,更是一种动静的结合,表达了一种人物情感和立场的转变。
这段开头,可谓就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并且声画并用的奇妙转场显示了导演的超高掌控力。
因为整部电视剧的意识形态都被伊娃给改了,这让副导演借机又是为难了一把伊娃,他说这样会导致整部电视剧的意识形态的分裂,观众会看不懂。
伊娃不想和他正面对刚,重活一世,圆滑处世是她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她只是打了一个电话给制片人,将她和副导演的分歧传达给了制片人。
然后制片人又和电视台的高层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决定在最后三集就采用伊娃的观点去拍摄看看效果,反正都是死鱼一条了,看看有没有最后活一把的希望。
不过为此,副导演看伊娃更不爽了。
伊娃甚至私下听到他打电话和别人抱怨,“她以为自己能力挽狂澜?简直痴人做梦!”
“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这一日拍摄结束了之后,虽然已经到了下班的点,但是现场还有一些道具、布景之类的没收拾完,其实也可以等到明天上班再来收拾,不过这样就会拖了明天拍摄的节奏,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还是会在当天加班收拾完。
此时,副导演忽然宣布,“走!我今天请客,带你们去吃伦敦最好吃的牛排!”
一些工作人员开始欢呼,但是又说道:“等我们收拾完。”
副导演立刻阻止,“别,那家店要排队的,去晚了没位置了,明天上班在收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