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右相中宫叙话。”
这很反常,自华阳太后薨逝,他就再没进过后宫,每逢大日子都是雍城公主带孩子们来问安。
他家老大在外面舔血,三个弟娃两个妹娃就坚决不放出去。仨儿子在泮宫做公子伴读,俩闺女常在宫中与公主们玩耍。
他到中宫没见着秦王,大长秋采薇接住,引他去往芙蓉池。
采薇是王后的陪嫁侍女,因机敏才干擢升为王后之卿,掌后宫诸事。
昌平君心里没底,寻思先探采薇的口风。
“好几年没见了,大长秋可还好?”
采薇微怔,回身行礼:“多谢公子记挂,还好。”
昌平君赶紧摆手:“这哪有什么公子,你直唤我名就行。”
采薇微颤,像是突然断了魂魄,面色泛红欲言又止。
昌平君见她如此不由得心下咯噔,赶紧补上一句以免误会。
“依宫中例,唤我官名便可。”
采薇垂头自笑,转身继续带路,把那一脸绯红压了下去。
“右相想问什么,我知道。放心吧,陛下今日心情很好,只有好事,没有坏事。”
“多谢。”
因着方才一句误会,余下的路走得十分尴尬。
冬来百木萧疏,唯松柏堆雪雪落竹径,廊中双人无声步,廊外细雪寂寂飞。
异国公子在秦廷求生,如同羔羊长于狼圈,昌平君自小便对人情世故格外敏感。
其实忌儿根本不需要去鬼谷学揣摩之术,他亲爹早把揣摩二字琢磨得登峰造极。
采薇只不过片刻失语,昌平君便猜透她藏了多年的心事。
若非有心人,怎会错读一个外臣的无心话?
长居深宫的女子,无夫无子,但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情。
秦王迎娶楚公主时,是昌平君入楚接的亲。那时公主尚幼,婚礼仪典诸事都是昌平君与采薇接洽好再报秦王、华阳太后和帝太后定夺,婚典也幸得有采薇撑住,秦王和王后没当场闹脾气。
或许就是那时,情种便埋下,只是这场缘注定无法生根罢了。
昌平君跟在采薇身后,见不到她被泪浸透的脸,只见一帘雪映着寂寞影,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