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灵隐便放开搂在那人腰间的手,遮住那人的眼。
“天光刺眼。”萧灵隐轻声道。
“不必遮了,让我见见这光。”何安轻轻叹道。
冬日既过,很快礼部举办的省试即将来临。
春闺应举,便在眼前。
当朝科举,有设常科,特科二类。
常科最普遍,而常科中进士科更是重中之重。
为改前朝藩镇之乱,当朝重文抑武。
为抑世家大族作乱,更是大开科举,取士颇为宽厚,多提拔寒门子弟。
出身不限制个人发展,即便是商户之子,甚至是佛道教中人也可参加科举应试。
省试三年一次,已为朝中惯例。
读书人皆有三考,解试,省试,殿试,层层向上,其中若有一层失败,便要重新来过。
萧灵隐本在家中柳州参加了解试之中的州试,获得了参加省试的资格。
只待冬日一过,参加春闺,一展身手,最后去那朝廷大殿,面对帝王至尊,才露心中胸怀抱负。
科举竞争尤为激烈,擢选几率更是微小,省试往往几百人取三十余人入殿试,擢升几率基本都在百分之十以下。
一次不过,便得三年之后重新来过,因此有不少士人五六十岁才登进士科,方得一个特奏名出身。
若是登科及第,便是光耀门楣,皆大欢喜。
若被提名三甲,更是如同一朝成名天下知。
因此沈飞,萧灵隐二人和寺内几个一同备考的书生皆是不敢过分欢闹,多是苦读诗书,温习经文,不敢有丝毫懈怠之意。
何安因此也落得不少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