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在阿姆利则,印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那该怎么打?
很简单,开辟新战线。
为了在阿姆利则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巴军一直调整兵力部署,几乎所有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派往北部战线。
在南方战线上,巴军的兵力并不算强大。
当时,守卫卡拉奇的巴军中,只有一个装甲旅,而且配备的是“哈立德”,数量也不到辆。
可见,如果印度把兵力放在南方战线上,肯定会大不一样。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美国陆军做了一次推演。
如果印军击中兵力攻打卡拉奇,而且投入的航空兵不算太少,能够夺取制空权,那么印军就有望在天之内打下卡拉奇。
显然,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只要印军能够打下卡拉奇,就能用卡拉奇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说不定能够迫使巴基斯坦从克什米尔撤军。
至少能够让巴基斯坦拿查谟来交换。
当然,前提是必须得打下卡拉奇。
可惜,印军没有攻打卡拉奇的意愿。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印军显然对夺取制空权没有信心,因此并不相信能够让地面部队推进到卡拉奇。
要知道,卡拉奇离边境有多千米呢。
如果没有制空权,装甲部队在推进途中就会遭到致命打击。
此外,这也与印度当局的一个战略担忧有关。
什么担忧?
能否守得住新德里。
按照印度当局的判断,如果印军攻打卡拉奇,巴军就会强攻新德里,而印军未必守得住新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