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国内一些有能力的人,全都想要出国挣大钱,出国的浪潮席卷了全中国,尤其以北方的京城与南方的魔都为最。
这个时代的出国热潮,毁了一大批优秀的有能力的人,有很多人在国内都是体制内的人,混的都不错,可是满怀希望出国后,迎接他们的几乎全都是兜头一瓢冷水。
很多移民的人,在国外定居后,混的都不怎么样,连当乞丐的都有。很多人羞于回国,就那么在国外当起了三等公民,实在令人叹息。
多年后,很多出国的人都在国外流下了后悔的眼泪,但在关晓军军看来,这些眼泪应该算是他们当初脑子里进的水,实在很难让人生出同情之心。
不过八九十年代的出国热潮只是在大城市里涌动,对于小城市里的人来说,特别是农村人来说,那是极为遥远的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只有机关单位的领导以及领导家属,才有出国“考察”的机会,每年的名额都很紧张,为了这些名额,很多人都能抢破头。
关宏达虽然虽然见多识广,但毕竟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头,因为国内宣传环境的原因,对于“出国”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下意识的就觉得出国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自己的儿子根本就那么多钱出去。
关云山却不这么想,他现在有同学就在国外,因此对出国还稍稍有那么一点了解,在加上云泽市的一些子弟朋友们,基本上人人都出国“考察”过,因此并不觉的出国多么神圣。
他对关宏达道:“爸,咱们怎么就没钱出国了?那能花多少钱?听不懂老外说话,那也不是问题,我在国外有同学啊,我请他帮我翻译不就成了?”
关云山还从未出过国,现在被关晓军一句话说的内心一片火热,就算是不搞超级市场,他也想去国外转一圈,看看那些老外都是咋生活的。
“我怎么就没有想着出国见识一下呢?”
他对着关晓军笑道:“还是我儿子大气,比我这当爹的还有气魄!”
关晓军胸脯一挺,“那是,你也不看看我是谁的儿子!”
关宏达与关云山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关云山是个行动派,既然决定了要出国,那就赶快找关系找朋友,为出国做准备。
夏天乃是建筑工地上最为繁忙的季节,这个时候公司最忙,因此关云山只能先忙工作,反正出国不易,一时半会儿还不太容易搞定,当所事情等冬天工程完工了再说。
关宏达对关云山出国的事情倒是不阻拦,老头对国外也很好奇,见关云山有出国的门道,他也想出去逛逛,看看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老外家里是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