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摄政大明> 第1135章.朱和坚出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5章.朱和坚出京.(2 / 5)

然而,张伯道听说此事之后,竟是受到了极大刺激,完全无法认可嘉兴官府的审判结果,认为醉汉儿子乃是犯了恶逆之罪,必须要罪加一等、严惩不贷!

按照张伯道的说法,作为一名儿子,若是受到父亲虐待就应该良言相劝,若是无法劝说就应该忍气吞声,若是无法忍耐就应该逃走躲避,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出手反击。

最终,在张伯道的极力主张之下,醉汉儿子被判了死刑,醉汉妻子也受了杖刑。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伯道却依然是不依不饶。

首先,张伯道挟以大义,强迫嘉兴府拆掉了一半城墙,以示本地百姓“无脸见人”之意;

随后,张伯道又弹劾了嘉兴知府,认为嘉兴知府治理无方、昏聩无能,造成了该地的道德败坏;

最后,张伯道则是主动辞官请罪,认为自己身为浙江提督学道,总揽浙江的教化与学务,结果治下竟是发生了秀才弑父之事,所以他本人也有严重失职失察的过失。

因为这件事情,张伯道赢得了儒家各方的诸多赞誉,很快就名扬天下。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张伯道的这般做法可谓是“知行合一”,既是严于律人,也是严于律己,同样可以称之为“君子”。

但通过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张伯道与杨洵的理念冲突,可谓是天差地远、截然不同。

所以,杨洵听到德庆皇帝要任命张伯道为大理寺卿之后,顿时是大吃一惊、反应激烈,忍不住当场反驳。

德庆皇帝则是笑容不变,缓缓道“朕也知道,你与张伯道的理念不同,对于你们这些当世大儒而言,一旦是发生了理念冲突,就必然是势不两立,把对方视若仇寇,但朕也有朕的考虑……

朕认为,下一任的大理寺卿,不仅要态度中立、立场公正,也必须要有作为、敢担当,最好还是德才兼备、足以服众!

而朕思来想去之后,发现只有你与张伯道二人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这样一来,若是你不愿意复仕为官,那朕也只能选择张伯道了。”

杨洵明白,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就是为了强迫他做出选择,不由是再次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杨洵突然抬头问道“陛下,您对于臣近些年来的观念变化,可曾有所了解?”

德庆皇帝直接点头,也像是赵俊臣一般,直接总结出了杨洵的大致理念,道“朕也曾拜读过你的那几篇文章,自然是明白你的理念变化,有些人认为你的这些观点已是偏向于法家,但朕认为法家观念并没有什么不好!

无论是制定详细且又全面的法令,用以规范百姓之行为,还是让朝廷与官府同样受到朝廷法令之约束,皆是令人深省!

驭民之术,自然是应该严格一些,朝廷与官府也不应该无视法纪,必须要心怀敬畏,唯有如此,我大明江山才能万世稳固!

所以,你也完全不必心存顾忌,你若是担任了大理寺卿,朕一定会全力支持于你!”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杨洵的表情愈发复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