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当然会成宝地,之前还没想在河北沧州搞点事情的。但因为三州刺史居然联手推了个木料仓出来,那要是不捞,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阶级属性?对得起自己作为工科狗,对造船工业的渴望?
老子就指着远洋贸易大捞特捞呢,有多少船都不嫌多啊。
“不过操之,听闻汝在辽东,亦收购木料?”
“靺鞨人的小部族,无甚进项,便砍了木材,运送至幽州。”
“若是能来沧州。那该多好。”
薛大鼎只是这么一说,然而老张突然一个激灵,思考起这个想法来。当初琢磨着的是帮张叔叔做好前戏,等将来李董觉得自己的运营搞好了可以a过去了。张叔叔可以轻松地大力**。
不过这个前提是,高句丽的普通泥腿子们专门薅羊毛砍木头外加挖人参啥的,然后粮食外购。这样一来,干高句丽这帮货色,那就毫无压力。
然而老张后来就发现。这特么不科学啊,高句丽好歹也是地区大国,不可能国内都是傻逼。眼睁睁地看着大唐玩管仲玩剩下的计策,再一个高句丽也久慕****,能学到点东西,那真是认真消化努力钻研的。
管仲鲍叔牙的故事,他们还是知道点的,高层别说管仲了,连高山流水都能唱上一段。
总之,把上百万高句丽人当傻逼是不对的。把高句丽其余上百万杂七杂八民族当大傻逼那就更不对了。
所以。经济手段控制地区大国命运的方法提前破产。然而薛大鼎这会儿却一句话让老张来了精神,特么的高句丽要是觉得粮食从大唐购买有风险,那从别的地方呢?
比如说高句丽南边,在朝鲜半岛上,有个专出新罗洗脚婢的新罗,还有个专出东瀛几十国高层领导人基因的百济。
三国相爱相杀比东汉末年好玩多了,而面对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那就是弱鸡。
弱鸡提供的粮食,总该没问题了吧?
于是乎。老张开始琢磨,是不是要搞一条山东半岛穿越黄海直通朝鲜半岛的海贸航线?然后让百济或者新罗的权贵们跟着赚一笔粮食走私的买卖?
这个脑洞一开,张德根本停不下来,正在脑内意淫先灭高句丽。再搞俩弱鸡的时候。忽地大河五里开外竟是有人争吵呼吼,东光县县令的队伍还夹杂其中,显然是要办个案子。
“王中的也是时运到了啊。”
薛大鼎感慨一声,心道要不是命运中有了张德这朵奇葩,他王中的早两年就该在太谷县县令的位置上被开除国家干部队伍。
现在么,河北河东。谁不知道太谷县搞招商引资最成功,太谷县令的经济头脑最灵光?
“王县令似乎有些狼狈啊。”
“怕又是个家常官司。”
沧州刺史的仪仗开道,气场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