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续办得很顺利,陈乔山把十万块钱划拨过去,拿到了一个券商共管账户,里面一共有五十九万的资金余额。
这还没进场,就先少了一万块钱。
这是正常的流程,扣掉的钱是第一个月的利息。
利息高得离谱,月息两分,年利率已经顶天了,跟高利贷也差不了多少。
陈乔山知道,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就没多计较。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光利息贵,佣金也是按最高的标准来。
千分之三的佣金,算上印花税和手续费,每次交易的费用也不是笔小数字。
钱到手了,陈乔山并没有感到轻松,相反,他的精神紧绷了起来。
钱是弄到了,可是大部分不是他的,还承担着高额的利息,一个不好,剩下的九万块就血本无归,他不得不小心。
陈乔山并没有第一时间满仓,他也没说谎,确实是准备买进国投电力,不过进场的时机还得仔细挑选。
与此同时,经过一番波折,陈乔山的文章终于在搜狐财经上登载了。
这次与以往有点不同,文中大篇幅的笔墨都着落在股市上。
陈乔山这次照例是在炮轰李素,不过辐射面扩大了。
他在文中写道:牛市,各路股神纷纷现身,为广大股民指点迷津,一时间引得无数人跟风。
待到股票下跌,股神消失无踪,某些专家却粉墨登场,针砭时弊,帮着推卸责任,充当合格的马后炮。
很多上市公司,不注重企业实际效益,各种炒作概念推高股价,某些经济专家却视而不见,甚至还帮着推波助澜。
陈乔山直接指出,股市就是个名利场,而李素就是典型的名利场中人。
他直言不讳地指责李素,明明就是个九流的专家,却偏偏喜欢冒充专家,对经济规律没有起码的了解,却喜欢四处兜售管理咨询业务。
在文章结尾处,陈乔山直接写道:
“敢问李素,你读得懂上市公司的财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