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渠的主体建造并不容易,林清清就算是指导也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
而林清清就转向了渠头的修建。
所谓的渠头,就是开始引水的地方。这种地方,水源暴露在空气里,不明地会有落叶和枯枝掉下,所以渠头的要求就高了不少。
林清清使用的方式有些超前。她是用沙子过滤的。就是在源头的地方,用沙子全都埋起来,然后只在中间的地方修了管壁透敢的渠头。
这种方式下,所有的水要流进渠道中,必须要经过沙子的过滤,所以水本身的洁净程度非常的高。
现在目前的技术下,这就是最为高级的过虑方法。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过滤水中的杂质。
另外有一个优点。那便是出水均匀,渐渐从涓涓细流汇成大流。因为大部分的水分都储藏在沙子里,所以它才能够让水量常年保持稳定。
这样成熟的储水方案并不容易达成,林清清也是让着村民们改了许多次才成功的。多次的修改,让村民将沙井挖开了数次,期间林清清也是好几次改正了自己的方案,才对最终的结果感到满意。
林清清本以为多次的修改会让村民们心生不满的,却没有想到,随着她一次次的修改,村民们的热情反而越来越高涨,到了最后,看向林清清的眼睛已经只剩下盲目的崇拜了。
林清清在某些方面是缺少这个时代应有的常识的。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如果之前那个喷泉只是奇淫巧计的话,这些负责引流畜水的沙井就是真真实实的天工之物了。
随着那一次次的开挖和修改,村民们可是看清了那种结构的复杂续约,那种精巧的设计已经折服了他们。要知道,他们可是世代为农的山村之民,对于水渠的建造并不陌生。
他们的先祖之辈开始,就明白一种精妙的水渠对于耕作的巨大作用了。江乐村的村民们开始暗暗地把林清清称作‘神女’。
但是,他们并不敢当着林清清的面这么称呼,毕竟他们也知道林清清不愿意弄得太惹眼。
……
“老伯,你这是要带我去哪里?”镇上的一位来客,被一位村民引着,往山上走去。
“你不是想问我们村里的水为什么这么甜吗?”那老伯对年轻男子说道。
“噢?难道是山上的天然泉眼?”那年轻男子问道。
“年轻人别被书误了,天然泉眼其实有很多问题。它会将地里的许多东西都带上来,如果不煮过一次的话,会有种土腥味。”那老人说道。
“哦?难道江乐村的水另有来头?”那年轻男子问道。
“嘘,我可悄悄告诉你一个人。来这水渠尝尝。”说着,老伯就打开了一块石板,对年轻人招了招手。
“这,如此精巧的水渠,究竟是何人所造?”那年轻人惊讶地喊道。